2173章(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终成绩牙买加队第一。

这一点倒是毫无争议。

41.29,虽然距离去年美国队创造了超级成绩还有差距。

但这放在任何一年的历史上都是超级神经。

只要不跑出去年美国队那样的成绩,...

训练场边,寒风呼啸,我裹紧外套,看着远处的跑道。莫斯科的冬天愈发寒冷,积雪覆盖了跑道边缘,空气中弥漫着冰冷的气息。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肺部被冻得生疼,但这种痛感反而让我更加清醒。

“今天训练项目调整了。”周园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回头看他,他手里拿着一份新的训练计划表,神情依旧严肃。

“怎么了?”我问。

“你最近的起跑反应时间有些波动,我决定加入一些新的神经反应训练。”他递给我计划表,“从今天开始,每天早上加练。”

我接过计划表,扫了一眼,眉头微皱:“神经反应训练?听起来有点像打游戏。”

“别小看它。”周园飘笑了笑,“这是美国那边最新的训练方法,能提升你的专注力和应激反应。你的身体已经达到了极限,现在需要提升的是大脑的反应速度。”

我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我知道,周园飘的每一项安排都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训练开始后,我才发现这项“神经反应训练”远比我想象的要难。它结合了视觉、听觉和触觉三方面的刺激,要求我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比如,屏幕上会随机出现不同颜色的光点,我必须在听到特定声音的同时按下对应的颜色按钮。稍有迟疑,系统就会判定失败。

第一天训练结束时,我满头大汗,手指几乎僵硬。周园飘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

“感觉怎么样?”他问。

我喘着气,擦了擦额头的汗:“比跑十圈还累。”

他笑了:“这是正常的。大脑比肌肉更难训练,但一旦突破,你的起跑反应时间会提升0.01秒以上。”

我点点头,心中隐隐有些期待。0.01秒,听起来微不足道,但在短跑比赛中,这可能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早上都进行这项训练。起初,我的反应时间并不稳定,甚至有时还会出现错误判断。但随着时间推移,我的大脑逐渐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刺激,反应速度也有了明显提升。

“不错。”周园飘看着数据记录表,点了点头,“你的神经反应时间已经稳定在0.12秒以内了。”

我笑了笑:“终于有点成果了。”

“这只是开始。”他说,“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模拟比赛训练。”

模拟比赛训练是我最熟悉的项目之一,它要求我在高强度的心理压力下完成起跑、加速和冲刺的完整流程。训练场上,周园飘安排了几个陪练选手,他们会在不同的时间段起跑,模拟比赛中的突发状况。

“记住,比赛中最危险的不是对手,而是你自己。”周园飘站在我面前,语气严肃,“你必须时刻保持冷静,不能被外界干扰。”

我深吸一口气,点头:“明白。”

训练开始后,我迅速进入状态。起跑、加速、冲刺,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陪练选手在不同时间点起跑,试图打乱我的节奏,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干扰,依旧保持稳定的节奏。

训练结束后,周园飘走到我面前,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很好,你的心理素质比以前更强了。”

我笑了笑:“是你们训练出来的。”

他点点头:“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项更难的训练。”

我一愣:“还有?”

“是的。”他递给我一张新的训练计划表,“你已经掌握了起跑和加速的技巧,现在,我们要重点训练你的冲刺能力。”

冲刺能力是短跑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尤其是在比赛的最后三十米,谁能在极限状态下保持速度,谁就能赢得比赛。周园飘为我安排了高强度的冲刺训练,包括负重冲刺、阻力冲刺和极限冲刺等多种方式。

“负重冲刺?”我看着计划表上的内容,眉头微皱。

“是的。”周园飘解释道,“你的爆发力已经很强,但耐力还有待提升。负重训练可以增强你的肌肉耐力,让你在冲刺阶段保持更强的推进力。”

我点头:“明白了。”

训练开始后,我背着十公斤的沙袋在跑道上奔跑。起初,我的速度明显下降,步伐沉重,呼吸急促。但我没有放弃,而是不断调整节奏,适应新的负荷。

“坚持住。”周园飘在我身后喊道,“冲刺阶段,不能减速!”

我咬紧牙关,加快步伐,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燃烧。终于,在最后一圈,我甩开了沙袋,全力冲刺!

冲线的那一刻,我几乎瘫倒在地,喘着粗气,汗水湿透了衣服。

周园飘走过来,递给我一瓶水:“干得不错,今天训练结束了。”

我接过水,喝了一口,笑着点头:“谢谢你,周教练。”

他看着我,眼神中带着欣慰:“你已经成长了很多。”

我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从最初的迷茫,到如今的坚定,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靠天赋奔跑的少年,而是一个真正懂得如何突破极限的短跑选手。

训练的日子继续如常,莫斯科的冬天依旧寒冷,但我的心却燃烧着不灭的火焰。每一次起跑,每一次冲刺,都是对极限的挑战。我开始尝试不同的训练方式,从高原训练到水中阻力训练,每一种方法都被我运用到极致。

周园飘始终陪伴在我身边,他的指导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他不仅仅是一个教练,更像是我的导师,甚至是父亲般的存在。他教会我的不只是技术,更是心态,是面对失败时的坚持,是面对胜利时的冷静。

在一次高原训练中,我因为氧气稀薄而一度晕倒。醒来时,看到周园飘紧皱的眉头和疲惫的眼神,我第一次意识到,他的付出不比我少。

“你太拼了。”他轻声说道,“短跑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我苦笑:“可我不想输。”

他看着我,眼神坚定:“你不会输,只要你还能站起来。”

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什么。不是为了赢而奔跑,而是为了不辜负自己,不辜负那些一直相信我的人。

赛季初的几场比赛,我状态稳定,虽然没有打破纪录,但每一场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我开始学会控制节奏,学会在关键时刻发力,也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

终于,我迎来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奥运会决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