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天仙的好奇心(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深夜的杭州西子湖畔的豪宅书房内,苏宁刚审阅完大宁资本下季度的投资报告,正准备休息。
突然,脑海中响起一阵久违却无比清晰的机械音:
【叮咚??】
【系统能源储备已达临界点,时空通道准备...
清晨的阳光穿过窗帘缝隙,落在书桌上的U盘上。范琳坐在电脑前,一遍遍重看《破镜》的剧本初稿。每一行字都像一把钥匙,缓缓打开她尘封多年的心门。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片,而是一次灵魂的剖白??关于骄傲、迷失、坠落与重生。苏宁没有美化她,也没有刻意渲染苦难,他用冷静却深情的笔触,写下了一个真实得近乎残酷的女人。
她翻到第三幕:主角在颁奖礼后台崩溃大哭,因为观众掌声响起时,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早已忘了为何演戏。那一刻,镜头拉远,镜子里映出的是年轻时的她,穿着校服站在话剧舞台上,眼神清澈,满是热忱。
范琳闭上眼,指尖轻轻抚过屏幕边缘。
手机震动起来,是苏宁发来的消息:“今天下午两点,我在老地方等你。咱们聊聊细节。”
她知道他说的“老地方”是哪里??杭州南山路那家已经开了二十年的小咖啡馆,木质地板吱呀作响,墙上挂着几幅泛黄的老电影海报。他们曾在那里讨论《按摩师》最初的构想,也曾在争吵后各自沉默地喝完一杯冷掉的美式。
她换上一件米色风衣,戴上墨镜出门。车子驶过钱塘江大桥时,江面雾气未散,桥下水流湍急,仿佛时间本身正无声奔涌而去。
咖啡馆里,苏宁已经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摆着两杯拿铁。他比三年前多了些白发,眼角也有了细纹,但那双眼睛依旧沉静如湖。见她进来,他微微一笑,起身拉开对面的椅子。
“你来了。”
“嗯。”她在坐下前摘下墨镜,直视着他,“我昨晚把剧本看了一整夜。你说这是‘我的故事’,可我觉得……它也是你的。”
他低头搅动咖啡,声音很轻:“每个人都在拍别人的时候拍自己。你在《大江大河2》里演宋运萍,你以为只是理解角色?其实你是借她的苦痛,疗愈自己的遗憾。我也一样。写这个剧本,不只是为了帮你完成一次救赎,也是在和过去的我们和解。”
范琳怔了怔。
“你知道吗?”她忽然开口,“我一直以为你恨我。不是因为我不支持《按摩师》,而是因为我否定了你作为创作者的可能性。我说你是暴发户玩票,说你不懂艺术。那些话……伤人至深。”
苏宁抬眸看着她:“确实很痛。但更痛的是,你说完之后转身就走,连听我解释的机会都不给。那时候我就明白,有些人哪怕站在一起,心却隔着千山万水。”
窗外一阵风吹过,卷起落叶拍打玻璃。
“所以这次,我不想再让那种事发生。”范琳缓缓道,“《破镜》不能只由你来主导。我要参与每一个环节??选角、剧本修改、拍摄节奏,甚至是剪辑。我不是要抢控制权,而是想真正成为这部作品的一部分,而不是被讲述的对象。”
苏宁静静听着,许久才点头:“可以。但有一个前提??我们必须建立创作共识。比如,你不准干预演员人选的情绪逻辑;比如,当我觉得某个情节过于自我辩护时,你要接受删改。”
“成交。”她伸出手。
他握住,掌心温热而坚定。
从那天起,《破镜》项目正式启动。范琳搬进了杭州郊区的一间工作室,每天与编剧团队开会,逐场打磨台词。她坚持加入一段原创戏份:女主角在深夜独自走进废弃剧院,在空荡的舞台上对着空气表演一场独角戏,那是她十八岁时错过的金鹿奖提名作品《囚鸟》的片段。
“为什么是《囚鸟》?”助理不解。
“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拿到重要奖项提名,也是最后一次靠纯粹演技获奖。”范琳望着排练厅镜子中的自己,“后来的所有荣誉,都是包装、资源、人脉的结果。只有那次,我是凭着一场三十七分钟无中断的内心独白赢的。”
拍摄筹备期间,苏宁邀请了几位国际知名摄影师参与评估,其中一位法国籍摄影指导看完分镜脚本后感叹:“这不像是一部华语女演员的传记片,倒像是伊莎贝尔?于佩尔式的心理史诗。”
范琳听到翻译转述后笑了:“我倒希望它能有《钢琴课》那样的力量??安静,锋利,割开表皮直抵神经。”
开机前一周,选角进入最后阶段。女主角青年时期的扮演者定下了新人周冉??一个从未主演过电影的女孩,气质清冽,眼神中有种未经雕琢的倔强。范琳亲自面试了她,在试戏环节让她即兴演绎一段“得知母亲病危却无法回家”的电话戏。女孩没有嚎啕大哭,而是背对镜头蹲在地上,手指紧紧抠住墙角,肩膀微微颤抖。范琳当场拍板:“就是她。”
“你不担心她抢你风头?”苏宁问。
“如果她真能演得比我当年更好,那正好说明这个角色值得被记住。”她淡淡地说,“我不是来炫耀过去的,我是来承认错误的。”
正式开拍那天,天气阴沉。第一场戏便是老年范琳(由她本人出演)走进一座即将拆除的老电影院,墙上还贴着她二十年前主演的商业片海报。她伸手触摸那张脸,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面,轻声说:“你还记得我吗?那个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老去的女孩。”
摄像机缓缓推进,捕捉她眼中一闪而过的泪光。
这一幕拍了七条,每一条她的情绪都不完全相同。第六条时,她突然停下,对导演组说:“能不能让我一个人待五分钟?”
所有人都退出影厅。她独自站在银幕前,看着那张年轻的面孔,低声呢喃:“对不起……我不该把你丢在这里。”
再开机时,她的表演浑然天成。连一向严苛的摄影指导都说:“这一条必须保留,否则就是犯罪。”
拍摄过程中,范琳几乎住在片场。她拒绝使用替身完成任何情绪戏,哪怕是在雨中跪地呼喊的长镜头,她也坚持一遍遍重来,直到声音嘶哑、膝盖淤青。有一晚收工后,她在化妆间晕倒,送医检查才发现连续工作三十六小时未眠。
医生严厉警告:“你不是二十岁了,身体会记住每一次透支。”
她躺在病床上笑出声:“可我现在做的事,正是二十岁的我最渴望做的??为一部真正属于我的电影拼命。”
消息传开后,圈内议论纷纷。有人嘲讽她是“洗白工程”,有人感慨“范琳疯了”。唯有陈晓君在微博转发了一张老照片??那是十年前三人合照,苏宁拿着剧本,她笑着递水,范琳则皱眉说着什么。配文只有六个字:“愿你们,都圆满。”
范琳看到这条微博时,正在剪辑室审片。她盯着那张照片良久,然后给陈晓君发了条私信:“谢谢你。也祝你婚礼顺利。”
对方很快回复:“我们都值得新的开始。”
随着拍摄深入,《破镜》逐渐显露出惊人的精神厚度。它不回避主角的自私、嫉妒与虚荣,也不美化娱乐圈的黑暗规则。有一场戏描写范琳原型角色在酒局上被迫陪笑敬酒,只为争取一个综艺曝光机会,镜头冷静得近乎残忍。拍完这场戏后,范琳在更衣室坐了很久,最终给母亲打了通电话。
“妈,这些年……让你失望了吧?”
电话那头的母亲沉默片刻:“我只是心疼你。明明那么爱演戏,怎么后来全变成了算计?”
她泪如雨下。
电影拍到第七十八天,正值寒冬。一场关键戏份在雪地中进行:中年女主角在街头偶遇昔日对手刘一菲(剧中化名),对方已成为一线女星,身边簇拥着助理与媒体。两人擦肩而过,目光交汇刹那,雪花飘落。
剧本原写着“彼此微笑点头”,但范琳提出修改:“她不会笑。她会想躲,却又不得不挺直腰杆。那种复杂,不是和解,而是共存。”
苏宁同意了。实拍时,两位演员仅用眼神完成了整场交锋。雪花落在睫毛上,寒风吹红了脸颊,可她们谁都没有移开视线。一条过。
当晚剪辑样片出来,整个团队沉默良久。副导演哽咽道:“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体面’。”
春节前夕,最后一场戏开拍??结尾独白。场景设定在未来某年电影节颁奖礼后台,女主角获得终身成就奖,面对镜头说出内心剖白。
范琳穿上定制黑裙,坐在梳妆镜前。镜头缓缓推进,她凝视镜中自己,开口:
“很多人问我,后悔吗?后悔当初的选择,后悔错过的人,后悔说过的狠话。我说,后悔。但我更后悔的,是花了太久才明白??演员不是光环,不是排名,不是热搜话题。演员是你愿意为一句台词流下的眼泪,是你在无人观看时仍认真走过的每一步。”
“我摔过跤,碎过心,丢过魂。但我没死。我还站在这里,还能说话,还能演下去。这就够了。”
“镜子破了,拼回去也不会完整。可只要我想照,它就依然能映出我的模样。”
最后一个音节落下,全场寂静。
不知是谁先鼓起掌来,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直到掌声如潮水般淹没了整个影棚。
苏宁从监视器后站起来,眼眶微红。他走上前,将一条暖毯披在她肩上,低声道:“成了。”
她点点头,没说话,只是靠在他肩上,像多年前他们在电影学院排练厅熬夜改剧本那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