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尔虞我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叔。”苏宁主动上前行礼。

朱棣回过神来,笑道:“是允通啊!听说你最近又提出了‘摊丁入亩‘的新政,真是后生可畏。”

“四叔过奖了。”苏宁谦逊回应,却敏锐地察觉到朱棣眼中的审视。

就在这时,朱元璋突然招手:“允?,过来。”

苏宁快步走到朱元璋身边,只见老皇帝指着远处一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你看那边。”

顺着朱元璋手指的方向,苏宁看到一座规模宏大的王府,虽然略显陈旧,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气派。

“那是朕当年做吴王时的府邸。”朱元璋语气中带着怀念,“自从搬进皇宫,那里就一直空着。”

朱标在一旁笑道:“父皇时常提起,当年在吴王府决策千里,平定天下的往事。”

各位藩王也都露出向往之色。

楚王朱桢轻声对身旁的齐王朱说:“听说那里还保留着父皇当年的书房,连摆设都未曾动过。

朱元璋突然转身,面对众人,声音洪亮:“朕决定,将旧吴王府赐给允?,作为吴王府邸!”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燕王朱棣的瞳孔猛然收缩,齐王朱手中的折扇“啪”地落地,就连一向沉稳的晋王朱也倒吸一口凉气。

“父皇!”一旁的太子朱标首先反应过来,“这......这恐怕不合礼制......”

“有什么不合礼制?”朱元璋打断他,“允通现在是吴王,住吴王府,天经地义!”

朱棣上前一步,强笑道:“父皇,旧吴王府意义非凡,是不是应该作为皇室宗庙的一部分?”

“是啊!父皇,”晋王朱?也劝道,“那里保存着太多父皇当年的旧物,若是....……”

“正是因为保存着朕的旧物,才更要让允通去住!”朱元璋目光扫过众子,“你们可知道,允最像朕年轻的时候。他有魄力,敢创新,不畏人言。这旧吴王府,非他莫属!”

苏宁心中震动,他完全没料到朱元璋会做出这个决定。

旧吴王府不仅仅是一座府邸,更是大明开国的象征。

这份赏赐,意义太重了!

“皇爷爷,”苏宁跪地行礼,“孙儿年少德薄,恐难当此殊荣………………”

“起来!”朱元璋亲手扶起他,“朕说你能当,你就能当!明日朕就命工部开始修缮,三个月内,你要给朕搬进去!”

回宫的路上,各位藩王神色各异。

朱棣故意放慢脚步,与苏宁并行。

“允?,你皇爷爷可是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啊!”朱棣语气平淡,但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嫉妒。

苏宁谦逊道:“四叔说笑了。皇爷爷只是一时兴起。”

“一时兴起?”朱棣轻笑,“父皇从来不会一时兴起。你可知道,当年我们兄弟几个,谁要是敢提一句想住进旧吴王府,都会被父皇重责。

苏宁心中了然,知道这份恩宠已经引起了各位皇叔的忌惮。

当晚,朱标来到苏宁的清晏阁。

“允?,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苏宁请父亲坐下,亲自斟茶:“父王,皇爷爷此举,恐怕不只是赏赐那么简单。”

朱标点头:“旧吴王府意义特殊,父皇这是向天下人表明,你是他最看重的孙子。”

“但也因此,儿臣会成为众矢之的。”苏宁苦笑,“今日各位皇叔的眼神,儿臣都看在眼里。”

“特别是你四叔。”朱标压低声音,“他今日离开时,脸色很不好看。”

苏宁沉吟片刻:“父王,儿臣有个想法。旧吴王府修缮之后,儿臣想在那里设立一个宗室书院,邀请各位皇叔的子弟前来就读。”

朱标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既能化解他们的嫉妒,又能增进宗室感情。

三日后,工部开始对旧吴王府进行修缮。

苏宁亲自前往视察,当他走进王府正殿时,不禁为这座建筑的宏伟所震撼。

“殿下请看,”工部官员指着大殿中央的宝座,“这是当年陛下坐过的位置,至今完好无损。”

苏宁轻轻抚过宝座扶手,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突然,他在扶手下摸到一处凹凸,仔细一看,竟是一行小字:“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这是......”工部官员惊讶道,“这是陛下当年的手迹!”

苏宁心中震动,这一刻,他真正理解了这座王府的意义。

当晚,他进宫面圣。

“皇爷爷,孙儿在旧吴王府的宝座上,看到了您刻的字。”

朱元璋眼中闪过追忆之色:“那是朕当年下定决心北伐时刻下的。允通,你可知道为何要把旧吴王府赐给你?”

“孙儿不知。”

“因为朕在你身上,看到了当年那个敢于挑战一切的自己。”朱元璋语气深沉,“如今的大明,看似太平,实则危机四伏。土地兼并,官吏腐败,北元残余......这些都需要有人去改变。”

他站起身,走到苏宁面前:“朕希望你能像当年的朕一样,不畏艰难,勇于革新。这座王府,就是朕给你的信物!”

苏宁跪地郑重行礼:“孙儿定不负皇爷爷厚望!”

然而苏宁此时的心情却是充满了冷笑,突然在朱元璋身上看到了未来永乐的手段。

后世的永乐帝便是用话术忽悠二儿子朱高煦,让朱高煦窃以为能够成为太子坐上皇帝,殊不知那都是永乐对这个二儿子的哄骗。

所以苏宁依旧是在暗中做着其他的安排,这些安排都是自己亲自负责,哪怕是心腹那个和李守忠也不曾获知。

既然决定要争天下了,那就必须多做几个后备方案。

然而,消息传开后,朝野依旧是大受震动。

只是,文官们虽然对苏宁的改革措施不满,但皇帝将旧吴王府赐给吴王的举动,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位年轻亲王的地位。

而最受震动的,当属燕王朱棣。

“旧吴王府......”朱棣在北平王府内来回踱步,“父皇这是要把允通立为第三代的核心啊!”

姚广孝捻动佛珠:“王爷,看来我们要重新谋划了。”

“大和尚,我们还有机会吗?”

“当然!皇爷的心思是最难琢磨的,或许他一直都是青睐朱允?。”

“那为何......”

“王爷可知道磨刀石?”

“什么?你认为允通只是朱允?的磨刀石?”

“王爷,耐心一点!王上加白可不是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