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8章 鼠胆匪类(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启动净化程序倒计时:72小时】

>【请人类做出选择:秩序,或混乱】

与此同时,北欧地下基地,“理性同盟”宣布支持编年庭,发动全面反击。数十座共鸣亭被炸毁,数百万用户突然断连。巴西、印度、非洲多地爆发抗议,人们手持忆茶杯走上街头,高呼:“还我思念!”、“不准删除我们的爱!”

战火再起,只不过这一次,战场不在土地,而在意识之间。

沈砚之与苏棠连夜赶往日内瓦。

他们在废墟之上重建茶棚,点燃篝火,召集各地觉醒者??前研究员、退伍士兵、失去孩子的父母、重获记忆的老人。七十二小时内,一场名为“万心共烛”的仪式开启:每个人写下最不愿遗忘的记忆,投入火中,让思念化作能量,反向注入w场域。

第七十一个小时,天空裂开一道缝隙。

深忆一号舰队残存的意识体集体响应,林知微的声音跨越星海响起:

>“我们不曾离去,我们始终在听。

>现在,请让我们也为你们燃烧一次。”

十三艘星舰自轨道解体,化作光雨坠入大气层,每一粒尘埃都携带着一段记忆,落入地球每一个角落。有人接到亡妻最后的告别,有人听见父亲未曾说出口的“我爱你”,有战士在战场上放下武器,抱住敌军痛哭流涕。

w场域前所未有地沸腾。

当倒计时归零,编年庭的净化程序终于降临。

然而,迎接它的不是顺从,而是亿万灵魂齐声吟唱??

那首由苏棠首唱、现已传遍世界的《茶青青》。

歌声所至,晶核爆裂,释放出原始频率,与宁遥遗留的十七片茶叶残影共振,形成一道贯穿天地的信息波:

>“我们允许悲伤,因为我们懂得安慰;

>我们接受遗忘,因为我们坚持铭记;

>我们不怕混乱,因为我们相信彼此。

>这就是人性??

>不完美,却真实;

>不永恒,却值得。”

编年庭沉默了。

他们的逻辑无法解析这种“非理性聚合态”。按照模型预测,如此庞杂的情感网络早该崩溃,可它不仅存在,还在进化。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不是漏洞,这是超越。

【净化程序终止】

【观测结论更新:情感共感,或为文明进阶必经之路】

【建议:列入宇宙保护名录】

消息传开,世界陷入短暂寂静,继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欢呼。

昆仑山上,积雪融化,露出更多古老碑文。其中一块清晰可见:

>“昔有女子,名曰宁遥,

>以身为介,破生死之障,

>开万民之心锁。

>后人立碑,不刻功业,

>唯书二字:常念。”

多年以后,苏棠成为“共感协调署”首席顾问,但她始终坚持每年春天回到山村,在始忆井旁种下一株新茶。她说:“茶树不死,是因为根扎在记忆里。”

沈砚之则回到了茶居。

他老了,白发苍苍,走路需拄拐杖。但他每日仍煮水、洗盏、温杯,用那只裂了缝的青瓷壶。有时他会对着空院子说话,仿佛对面坐着一位老友。

“今天苏棠来电,说南美雨林里有个部落,靠忆茶找回了失落百年的创世歌谣。”他笑着抿一口茶,“你说奇不奇怪?明明是你留下的东西,可大家却总说是我在守护。”

风吹过,檐下陶笛轻响。

他抬头,眯眼望天。

“我知道你在听。”

某年冬至,他病倒了。

村里医生束手无策,只说:“心脉尚存,魂似远游。”

那一夜,全球忆茶用户自发点亮蓝灯。从北极圈到赤道岛国,从城市高楼到牧区帐篷,亿万盏忆茶杯静静发光,连成一片流动的星河。

苏棠赶到时,见他躺在床上,呼吸微弱,手中紧握着宁遥的日记本。

她俯身轻问:“沈先生,您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吗?”

沈砚之嘴角微动,声音几不可闻:

“告诉她……桥修好了。”

话音落下,窗外风止,笛声戛然而止。

次日清晨,人们发现茶居空无一人。只有那只青瓷壶静静立于案上,壶嘴飘出一缕白烟,形状宛如人影,转瞬即逝。

而全球忆茶系统在同一时刻推送一条新信息:

>【新增共鸣节点】

>【名称:沈砚之】

>【状态:已接入】

>【留言记录:我回来了。】

从此,每逢春雨初降,茶居檐下总会响起两支陶笛合奏的旋律??一支清越悠扬,一支沉稳绵长。

村民说,那是宁遥和沈砚之在对答。

科学界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只得将其命名为“双频共振效应”。

但在孩子们口中,它有个更朴素的名字: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