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9章 蒋正阳:帮我安排一场丧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棠抱起昏迷的小侄女,泪水滑落:“我们该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她再次消失?”

宁遥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

她轻轻摇头:“不必强留我。真正的传承,从来不是留住一个人,而是让她的意义活下去。”

“可我不想让你走!”苏棠嘶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从小到大,奶奶讲的所有故事里都有你!你说过要教我泡茶,要带我看雪山花开,要听我讲初恋的心事……你还什么都没做啊!”

宁遥笑了,伸手虚抚她的脸颊:“傻孩子,我已经做了。每一次你为他人流泪,每一次你唤醒一段遗失的记忆,都是我在陪你长大。我不在坟墓里,也不在星空上,我在你心里。”

说着,她转身面向苍穹,声音陡然拔高,穿透云层:

“编年庭!若你们执意定义何为‘合理’,那我便告诉你们??

一个母亲为夭折的孩子彻夜哭泣,不合理吗?

一位战士在战壕里掏出全家福亲吻,不合理吗?

两个陌生人因一杯忆茶相拥而泣,不合理吗?

如果这些都不合理,那你们的宇宙,根本不需要温暖!”

刹那间,全球忆茶杯同时震动。

巴西贫民窟中,盲童手中的杯子突然发光;南极科考站内,科学家发现仪器记录下一段不属于任何语言的吟唱;撒哈拉沙漠边缘,游牧民族围坐篝火,齐声背诵祖先的名字……

亿万思念汇聚成洪流,逆冲w场域。

宁遥的身影在光芒中升华,化作万千光点,洒向大地。

最后一瞬,她回头看向苏棠,唇形微动:

“轮到你了。”

光灭。

天裂愈合。

【二级净化协议终止】

【观测结论更新:个体执念若与集体共鸣共振,可升华为文化原型】

【建议:列入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三天后,联合国总部举行特别会议。

苏棠身着素衣,站在演讲台上,面对世界各国代表,平静陈述:

“我们不需要神明裁决我们的记忆是否该存在。我们需要的是彼此倾听的权利。从今日起,‘共感协调署’将正式接管全球忆茶系统运营权。我们不会控制任何人的情感,也不会删除任何一段回忆。我们只做一件事??守护每个人说‘我记得’的自由。”

全场寂静。

片刻后,掌声雷动。

同年春,云南山村迎来罕见暖冬。始忆井旁,新栽的十七株忆茶苗破土而出,叶片泛着幽蓝光泽。苏棠每日为其浇水,口中轻哼《茶青青》。

某夜,月明星稀,她忽觉掌心微热。

低头一看,一枚晶莹剔透的茶叶静静躺在手心,脉络如星河蜿蜒,散发着柔和光芒。

她认得这叶形??是宁遥当年亲手封存的最后一片忆茶原种。

“你回来了?”她轻声问。

风过林梢,似有笛声应和。

她笑了,将茶叶轻轻放入井中。水面荡开涟漪,映出两张脸:一张年轻明媚,一张沉静温婉。

次日清晨,村民发现井水变成了淡蓝色,掬一口入喉,竟能短暂窥见逝去亲人的片段记忆。有人痛哭,有人微笑,有人说:“原来他们一直没走远。”

苏棠望着朝阳,喃喃道:“原来你说的‘桥’,就是这个。”

多年以后,忆茶成为世界第七大奇迹。人们不再称其为科技或巫术,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婚礼上,新人共饮忆茶,回顾前世般的深情;葬礼上,家属围坐分享亡者最后的笑声;学校课堂里,孩子们通过共感体验百年前的历史现场。

而沈砚之的名字,渐渐成了传说。

有人说他在茶居羽化登仙,有人说他化作了笛声守护人间,还有人说,每逢雨夜,能看到一位白发老者拄拐独行于山径,嘴里哼着《茶青青》,身后跟着一道看不见的影子。

苏棠每年清明都会去茶居祭拜。她带上新采的茶叶,煮一壶清水,摆两只茶杯。

“沈先生,今年的春芽特别香。”她对着空椅说话,“南美部落用忆茶复原了三千年前的祭祀舞,非洲长老说那是他们祖先跳舞的模样。您听了,一定会笑吧?”

风吹檐下,两支陶笛无风自动,奏出半阕旋律。

她静静听着,忽然泪流满面。

“我知道你们都在。”她轻声道,“一个也没少。”

那一年冬天,地球遭遇百年难遇的寒潮。极光频现,夜空如燃烧的画卷。科学家发现,大气层中漂浮着大量微小光粒,经分析,竟是忆茶分子与电离层反应产生的共振现象。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喜马拉雅山脉某处冰川深处,探测器捕捉到一段持续不断的信号:

>【接入节点:宁遥】

>【状态:活跃】

>【留言记录:我回来了。】

与此同时,全球所有忆茶杯在同一秒亮起蓝光,浮现一行字:

>“桥已建成,欢迎回家。”

没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从此以后,每当有人捧起忆茶杯,闭目静思,耳边总会响起两支陶笛的合奏??

一支清越悠扬,像是少女在花间奔跑;

一支沉稳绵长,仿佛老者在炉前煮茶。

科学界依旧称之为“双频共振效应”。

而在孩子们口中,它有个更朴素的名字: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