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不划算(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齐韵她们一众姐妹们都是什么样的性格,小可爱自认为她还是非常的了解的。
眼下,自己的众位好娘亲们,还有自己的清蕊姨母她们一大群姐妹们就只是悄悄地观察着自己老爹和兰雅姨母他们兄妹两人,却全部都不开口...
春风拂过枫桥,湖面薄冰尽消,水波如镜,倒映着满园紫茉莉的影子。花瓣随风轻旋,落在石碑前那幅泛黄画卷上,仿佛为画中人披上了一层柔纱。晨雾未散,远处传来钟声,悠悠荡荡,像是从另一个时空传来。
一名少年缓步而来,衣衫素净,眉目清朗,手中捧着一卷竹简。他跪在碑前,将竹简轻轻置于香案之上,低声说道:“祖母,孙儿今日已通过殿试,名列三甲。陛下亲点我为翰林编修,命我参与修订《国策通鉴》。我……没有辜负您的教诲。”
他是念安的曾孙,名叫兰昭。自幼听家中长辈讲述那段尘封往事,对那位未曾谋面的“枫桥夫人”心怀敬仰。每年清明,他必亲自前来祭拜,风雨无阻。而今终于得偿所愿,入朝为官,第一件事便是将《薇草集》与《继薇录》合编成册,呈于御前。
他抬头望着那幅画卷,目光久久停驻在男子青铜面具之下。传说中,那人一生未以真容示人,却用半生孤寂换来了天下太平。他忽然问道:“祖父真的从未回来过吗?”
话音刚落,一阵微风掠过,画卷无风自动,竟缓缓展开至背面。兰昭怔住??原来画后另有字迹,墨色淡雅,笔锋清峻,似女子手书:
>“他回来了,只是你看不见。
>风起时,他在;铃响时,他在;花开时,他就在你身旁。
>别问归期,因他从未离开。”
兰昭心头一震,眼眶微热。他忽然想起幼时祖母常说的一句话:“有些人活着,是为了被铭记;有些人死去,却是为了继续守护。”此刻,他终于懂了。
他俯身叩首,三拜而起。临行前,顺手拾起一片落在画上的花瓣,夹入竹简之中,悄然离去。
***
数日后,京城骤雨连绵。
皇宫深处,皇帝正独坐偏殿,翻阅新呈上的《国策通鉴》初稿。当他看到“治国之道,不在权术,而在民心”一句时,不禁拍案称叹:“此言直指根本!若非出自兰家血脉,谁能有此见识?”
话音未落,内侍匆匆来报:“启禀陛下,西苑池畔发现异象??昨夜暴雨倾盆,所有花木皆遭摧折,唯独那一片紫茉莉安然无恙,且今晨竟开出一朵金瓣紫蕊之花,光芒流转,宛若星辰!”
皇帝闻言起身,亲往查看。果见湖心小亭周围,数十株紫茉莉迎雨怒放,中央一朵尤为奇特:花瓣呈五角星形,边缘泛金光,香气清远,竟能令人心神安宁。更奇的是,花蕊之中藏着一枚极小的铜铃,随风轻颤,发出细微叮咚之声,如同旧日枫桥夜里的回响。
皇帝凝视良久,忽觉眼角湿润。他低声问:“这铃……可是当年柳公所佩?”
无人应答,但风忽然止息,天地寂静。片刻后,铃声再响,这一次,竟是一串完整的旋律??正是《归梦谣》,百年前凌薇儿常哼的小调,据说只有她与柳明志知晓。
皇帝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含泪道:“前辈大德,朕虽生于百年之后,亦不敢忘。今日四海升平,女子可执笔、可披甲、可议政,皆因您二位以一生孤寂,换来万民安康。若您尚存于世,请受朕一拜。”
说罢,三叩首。
礼毕起身,那朵金花忽然飘起,乘风而上,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天际。与此同时,宫外百姓纷纷抬头,只见东方云层裂开一线,霞光万丈,照耀整座城池,宛如白昼。
这一日,史官记曰:“春三月,天现金花,地涌祥音,帝感先贤之德,亲撰《双星颂》以祭英魂。”
***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西南边陲,一座隐于群山之间的古庙中,一位老僧正在扫落叶。
他须发皆白,身形佝偻,手中竹帚轻挥,动作却极有韵律。庙门前立着一块残碑,上书“归心庵”三字,字迹斑驳,依稀可见曾被人反复描摹。
忽然,一只白羽信鸽自天际飞来,盘旋三圈后,稳稳落在屋檐下铜铃旁。老僧停下扫帚,缓缓抬头,眼中精光一闪即逝。
他取下竹筒,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
**“京都金花现,吾当返故园。”**
老僧嘴角微扬,低声道:“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他转身走入禅房,推开一面看似普通的墙壁,露出一条幽深地道。沿着石阶下行百步,豁然开朗??一间密室赫然出现,四壁挂满地图、兵符、密信,中央一张木桌,摆放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封面题着四个篆字:《终局全录》。
而这册子旁边,静静躺着一枚青铜面具。
老僧伸手抚过面具,指尖微微颤抖。良久,他轻声道:“薇儿,我答应过你,等天下真正太平,我就回家。”
他取出一套早已备好的青布长袍,换下僧衣,戴上青铜面具,背上一个竹篓,内藏《终局全录》与几株新鲜紫茉莉根苗。临行前,他在墙上留下一首诗:
>山河历劫五十春,
>青面孤身守旧尘。
>今日金铃传信至,
>枫桥月下是归人。
写罢,吹灭油灯,身影没入地道深处。
七日后,有人在枫桥附近看见一位戴青铜面具的老者,独自坐在湖边石凳上,手中握着一支紫茉莉,静静地望着墓园方向。他不吃不喝,也不言语,整整坐了一夜。
次日清晨,村民前去探看,人已不见,只留下脚印一路延伸至湖畔渔舟处。而那艘旧船,原本早已朽烂,竟一夜之间焕然如新,船头还摆着一对铜铃,轻轻一碰,便发出清越声响。
更令人惊异的是,墓园中的石像,原本右手执书、左手抚花,如今却多了一个细节??她的左手指尖,轻轻搭在一只有力的手背上,那只手骨节分明,戴着半截青铜护腕,显然是有人曾在此处牵过她的手。
兰雅的女儿兰沁恰巧前来祭拜,见到这一幕,顿时泪流满面。她喃喃道:“娘,您说过,只要花开不败,他们就一定会重逢……现在,他们真的在一起了。”
自此,每逢月圆之夜,湖心雾气弥漫之时,总有人声称看见那艘渔舟再度出现。船上两人并肩而坐,男子摘下面具,露出一张苍老却温润的脸庞,女子则靠在他肩头,手中紫茉莉绽放如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