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章(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元旦当天的晨光穿透云层时,《星际穿越》的首映场已经在全球三十七个国家同步开启。
京城国贸影城的 IMAX厅外,零下五度的寒风卷着雪粒打在人脸上,穿羽绒服的观众却排成长龙,队伍从三楼售票口一直蜿蜒到一楼大厅。
有人举着“等了三年的硬核科幻”灯牌,LED灯管在冷空气中泛着蓝光,哈出的白气在灯牌前凝成短暂的雾。
穿校服的学生抱着热奶茶,杯壁上的水珠顺着指缝滴在雪地,在脚边积成小小的水洼。
洛杉矶华国剧院前,阳光正好,金发女孩举着谭越作品合集海报,海报边缘被海风卷得微微发卷。
她对着镜头喊“终于能在大银幕看华国导演的宇宙”时,身后排队的人群响起欢呼。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影院里,穿红色制服的工作人员用毛笔蘸着金粉,在红丝绒水牌上写下“欢迎来看《星际穿越》”,笔锋圆润的汉字在暖黄灯光下泛着细碎的光,路过的华裔老人停下脚步,用带着口音的法语说“这字写得比我孙子好”。
国内媒体的报道如潮水般涌来。
《人民日报》客户端清晨六点就推送了评论,“跨越星辰的东方叙事”标题下,配着黑洞与长城同框的创意海报。
《电影艺术》杂志的实时评论在十点更新,编辑用红笔圈出关键句:“当黑洞边缘出现华国空间站的轮廓,我们终于在科幻片里看到了自己的星空”。
社交平台上,#星际穿越首映#的话题阅读量在两小时内破 10亿,热门评论区里,“已买票”的回复像接龙般堆叠,有人晒出带着霜花的电影票根,有人 po出祖孙三代的观影合影,说“爷爷是航天工程师,带他看属于我们的太空故事”。
海外媒体同样不吝赞美。
《泰晤士报》的影评版用整版篇幅将影片与《2001太空漫游》并列,配图是两部电影的宇宙场景对比。
文字写道“谭越用东方哲学重新解读了宇宙的孤独,他镜头下的黑洞会流泪”。
《好莱坞报道者》注意到细节:“库珀飞船里的茶叶罐印着‘西湖龙井’,墨菲房间的水墨画题着‘明月几时有’,这些东方符号让硬科幻有了温度,像寒夜里的一杯热酒”。
连一向严苛的《电影手册》都罕见给出四星评价,红色的星星旁边写着:“他证明科幻片的野心,不该只有特效尺度,更该有情感深度——能让观众在仰望星空时想起妈妈的饺子,才是真正的宇宙级浪漫”。
......
下午三点,谭越戴着黑色鸭舌帽,跟着陈子瑜溜进了京城郊区的一家普通影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