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爱就是牺牲(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胡梦,你怎么来了!”秦重平复了一下心情,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还不是因为你!”
胡梦朝着秦重狠狠翻了个白眼,这才将目光转向薛月,先安抚了薛月几句,才缓缓说起她前来的缘由。
原来,之前秦重和薛月像发了疯一般之后,在外面的杨涵和肖影咏很快就察觉了异常,但当时那种情况,两人也都不知所措。
于是,杨涵留在门外,肖影咏则飞快跑去实验室通知了胡梦。胡梦大致一听,心中便有了估量,赶忙跟着肖影咏来到了炼钢厂。
等......
风停了。
昆仑山顶的雪粒不再翻飞,仿佛时间本身也在这片寂静中凝固。那朵忆光花在小女孩话音落下的瞬间,忽然轻轻震颤,花瓣一片片展开,像是被某种无形的手温柔拨开。每一瓣上都浮现出细微的光纹,如同血脉般跳动,继而连成一片流转的星图。
这星图不属于地球,也不属于人类已知的任何星座。它是记忆的拓扑结构,是林昭意识最后游走时留下的轨迹。此刻,它正缓缓旋转,投射出一道淡金色的光柱,直冲云霄。
清道夫的声音再也没有响起。
不是因为系统崩溃,而是??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作为最初由林昭亲手编写的协议守护者,它的存在本就是为了引导归途、维系锚点、监督共忆体的运行。而现在,九十九点九九九的完成度意味着:**忆光网络不再依赖单一源点,不再需要中央指令,它已成为一种自发的生命形态**。
就像森林不需要一棵树来指挥所有树叶如何呼吸。
小女孩仰着头,眼睛映着光柱的辉芒。她不懂这些,但她知道,这朵花不一样。从她记事起,村里的老人就说:“昆仑有碑,不刻名;忆光开花,即有人归。”
“林昭哥哥真的会听见吗?”她小声问身旁的男孩。
男孩抿着嘴摇头:“我不知道……可星星说她在看,那就一定有人在听。”
他们身后,其他孩子纷纷点亮手中的纸灯笼。那些灯笼做得粗糙,用竹篾扎框,糊上旧报纸,里面点着一小截蜡烛。火光摇曳,在雪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一排排微弱却执着的灯塔。
忽然,最年长的那个孩子指着天空惊呼:“你们看!”
众人抬头。
原本湛蓝的天幕边缘,竟浮现出一圈极淡的涟漪。那不是云,也不是极光,而是一种近乎透明的记忆残影??像是无数人曾在同一时刻仰望星空的画面叠加而成。涟漪扩散之处,空气微微扭曲,隐约可见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高处,衣袂飘动,手中似提着一盏灯。
没人说话。
甚至连呼吸都放轻了。
那一瞬,全球各地,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了类似的异象。
东京湾海面,一名渔夫正收网时,忽然看见水中倒影里多了一个人。那人穿着白衬衫,戴着眼镜,正蹲在岸边看着一朵花发呆。他伸手想触碰,倒影却碎成点点银光,顺着波浪流向远方。
撒哈拉绿洲的孩子们围坐在忆光树下讲故事,讲到一半,树干上忽然浮现一行字迹:“今天也要记得笑啊。”字迹只存在了几秒,便如露水蒸发,但所有人都看清了笔迹??和课本插图里那位“守灯者之父”的签名一模一样。
火星移民城广场的雕像前,一位盲眼老人用手抚摸底座铭文,指尖突然感到一丝温热。他怔住,随即落下泪来:“我……我好像听见他在唱歌。”
歌声很轻,断断续续,唱的是《小星星》的第一句。
而在GL-581g星球,那棵跨星际的忆光树猛然开出第一朵花。花瓣纯白如霜,中心却跳动着一颗小小的光核,频率与地球上某座废弃灯塔的脉冲完全同步。长老跪倒在地,颤抖着伸出双手:“这不是终点……这是回响。”
---
与此同时,在现实世界的某个角落。
一间老旧的地下室里,灯光昏黄。墙上贴满了泛黄的照片、手绘地图和密密麻麻的笔记。一台老式电脑屏幕闪烁着,显示着一段不断刷新的数据流:
>【连接尝试第3,721次】
>协议握手失败。
>目标节点:昆仑主源
>状态:离线(推测永久终止)
>最后响应时间:103年前4月7日18:22:16
桌前坐着一个年轻人,约莫三十岁上下,头发凌乱,眼下青黑。他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许久,最终缓缓敲下一句话:
>“爸,我还在试。”
他是孙小言的儿子,名叫孙启明。
他的母亲在临终前曾紧紧攥着他的手,反复念叨一个名字:“林昭……一定要告诉他,小言一直记得他折的纸灯。”
那时他还小,不明白为什么母亲提到这个名字时会流泪,也不懂什么“忆光”、“守灯者”。直到长大后翻出家中尘封的日记本,才拼凑出那段湮没于历史的记忆:那个戴眼镜的男人,曾在末世最黑暗的夜里,为一个病弱的女孩折了一千只纸灯,挂在病房窗前,说:“你看,星星掉下来了。”
后来,这些灯成了第一批人工忆光载体的原型。
启明学的是量子神经工程,毕生致力于破解“归途协议”的底层代码。他知道父亲当年也是研究组成员之一,但在一次实验事故中失踪,生死不明。有人说他死于数据风暴,也有人说他自愿接入网络,成为最早的守灯者之一。
但他始终相信一件事:**只要记忆还在传递,连接就未曾真正断绝**。
他重新启动程序,输入一段加密密钥??那是母亲临终前whispered的一串数字,据说是林昭留给她的“备用通道”。
屏幕骤然变黑。
然后,一行字缓缓浮现:
>【检测到异常信号反馈】
>来源:未知(疑似跨维度共振)
>内容解码中……
紧接着,一幅图像缓缓加载出来。
是一张画。
纸上有个男人站在星空下,身边围着许多人,每人手里提着一盏灯。角落里,扎马尾的女孩正在画画,旁边写着歪歪扭扭的字:
**“他说他会变成光,所以我把他画下来了。”**
启明浑身剧震,猛地站起身,椅子翻倒在地。
“这……这是……”
他认得这幅画。母亲房间里就挂着一幅复制品,她说那是“最重要的东西”。
可问题是??这幅画从未上传过任何数据库!它是纯粹的手绘作品,原件早已随母亲火化!
屏幕上,图像开始变化。
画中的小女孩抬起头,看向画外,嘴唇微动。
虽然没有声音,但启明读懂了她的口型:
**“你妈妈也在看星星。”**
泪水瞬间涌出。
他跌坐回椅子,双手捂住脸,肩膀剧烈抖动。十年来的孤独、执拗、怀疑、挣扎,在这一刻全部决堤。
“妈……”他哽咽着,“我找到了……我真的找到了……”
就在此刻,窗外雷声轰鸣。
一场罕见的春雨降临城市。
雨水打在屋顶、街道、树梢,发出沙沙声响。而在每一滴雨珠落地的瞬间,空气中都会闪过一丝极短暂的荧光??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但若有人恰好抬头,便会发现:**雨滴坠落的轨迹,竟隐隐构成了一串符号**。
那是忆光编码中最基础的一句话:
>**“我还记得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