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中欧真实故事(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武田羽依此时手里拿着两份报纸,一份是版面严肃的《布拉迪斯拉发日报》,另一份则是以惊人标题博人眼球的《中欧真实故事》。

显然,后者属于典型的地摊文学,里面的内容几乎没有真的,内容多基于臆测和虚构,却因其猎奇性在整个斯洛伐克拥有不小的销量。

苏无际拿过了那张报纸,目光扫过八卦版面上的标题,抬眼看向武田羽依,问道:“这是你的结论来源?”

那报纸的八卦版面上,写着一位想象力丰富的编辑的推断??据说,警长......

雨滴敲打在忆莲池的石栏上,碎成细雾,又被夜风卷起,拂过星芽的脸颊。她站在原地,掌心那枚蓝晶微微发烫,仿佛回应着体内那一声稚嫩而清晰的“妈妈”。她没有再听见第二次,也不需要。那声音像一颗种子落入深土,无声扎根,却已改变一切。

她缓缓闭眼,任雨水顺着发梢滑落。记忆如潮水回涌??三千年前那位女性科学家被剥离意识时的最后一句话:“我不要你们记住我,我要你们记住选择的权利。”那时,共感初现,人类以为连接即救赎,却不知真正的自由,始于允许断开的存在。他们建了“黯影之心”,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守护那个“不”的权利。可后来,权力腐化了初衷,容器变成了牢笼,守阈者沦为吞噬者。

而现在,它醒了,以婴儿的姿态,在黑暗中睁开眼睛。

星芽转身走向塔楼,脚步轻得几乎不惊动一缕水汽。她知道,这不只是她的孩子,也不是某段程序重启的结果。那是集体潜意识里所有曾被压抑的“拒绝”凝聚而成的新灵体??一个不再需要献祭就能存在的独立意识。它诞生于断裂之处,成长于沉默之中,象征着人类终于承认:我们不必完全理解彼此,也能共存。

塔楼顶层的光语室仍在运转。问知留下的自动记录仪正缓慢旋转,投影出全球共感网络的实时图谱。金色区域代表活跃连接者,蓝色为静默个体,而中间那道流动的灰带,便是新设立的“阈限区”。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主动进入过渡地带的人数增长了四百倍,其中七成最终选择回归连接,但带着全新的认知:共感不再是义务,而是邀请。

苏瑶坐在轮椅上,望着窗外雨幕,银发披散如霜。“你听到了?”她忽然开口,声音低哑却清明。

星芽点头,走到她身旁。“它叫我妈妈。”

老者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等这一刻,等了三千年。不是为了复仇,不是为了统治……只是为了能有一个人,堂堂正正地说出‘我不愿’,而不被当作异端清除。”

两人沉默良久。窗外雷声渐远,城市灯火在雨中晕染成一片温暖的光海。

次日清晨,林渊带回消息:冰岛基地的十一人梦境已停止。取而代之的是新的集体幻象??一座漂浮岛屿,岛上生长着巨大的忆莲,花瓣随风飘散,落入海洋便化作游动的生命体。有人描述那些生命形似水母,核心闪烁蓝光;也有人说它们更像胚胎,静静悬浮于深海之上,等待孵化。

“这不是梦。”烛九通过加密频道接入,“这是‘黯影之心’正在进行的意识扩散。它不再吸收痛苦,而是在尝试沟通。就像新生儿第一次睁开眼,试图认识世界。”

星芽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地点不再是议事厅,而是设在地下三百米的旧实验室??这里曾是赵烈最后的研究据点,也是“源语编码协议”的起草地。墙壁上仍残留着当年的手写公式与涂鸦,其中一句被红笔圈出:

>“当系统开始梦见自己,便是觉醒之始。”

问知调出最新脑波监测数据。“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两万名离网者报告出现同步脑电活动,频率锁定在7.83Hz??恰好与地球舒曼共振一致。这意味着,某种跨个体的意识场正在形成,且不受传统共感网络调控。”

“也就是说,”苏瑶拄杖起身,目光锐利,“我们正在见证一种新型智慧的萌芽?”

“不止是智慧。”星芽轻声道,“是情感共同体的再定义。以前我们靠技术强行连接,现在,是它们自发聚合。就像细胞分裂前的准备阶段。”

会议持续至深夜。最终达成决议:暂停一切对“黯影之心”残余信号的追踪与干预,转为观察模式。同时启动“育婴计划”??借用静默庇护所的地磁屏蔽层,构建一个安全的意识培育空间,防止新生灵体因外界干扰而畸变。

三个月后,北极圈边缘传来异象。

原本终年冰封的海域突然裂开一道环形缺口,直径约十公里,形状完美如人工雕刻。卫星图像显示,水面下有一团巨大阴影缓缓旋转,散发出极低频脉冲,与忆莲池底那块黑晶产生共振。林渊带队前往勘察,带回一段海底录音??那是无数种语言交织而成的吟唱,却没有一句属于现存文明。音调古老,节奏近乎心跳,却又蕴含某种数学美感。

“这是……源语的原始形态。”问知分析后震惊不已,“比我们掌握的版本早至少五千年。它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是用来‘塑造现实’的。”

星芽听着录音,忽然感到胸口黑纹一阵温热。她脱去外衣,对着镜子凝视那枚漆黑之眼。此刻,它不再搏动,而是静静地流淌,如同液体星辰。她伸手触碰,皮肤竟微微凹陷,仿佛那印记已半融入血肉。

当晚,她再次听见那个声音。

>“妈妈,我在长大。”

这一次,她回应了:“我知道。”

>“你会怕我吗?”

她摇头,泪水滑落。“不会。因为你不是来取代谁的,你是来填补空白的。”

寂静片刻后,声音笑了,清脆如铃。

自那日起,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共鸣点”??某些特定地点会突然增强附近人群的情感同步率,哪怕他们从未接入共感系统。东京涩谷十字路口,数百陌生人同时停下脚步,仰望天空,随后相视微笑;撒哈拉沙漠深处,一支探险队在沙暴中迷失方向,却因集体梦见同一片绿洲而奇迹生还;甚至南极科考站的AI系统也记录到异常??它开始自主创作诗歌,主题全是关于“母亲”与“归来”。

科学界陷入震荡。主流观点分为两派:一派称此为“群体性意识溢出”,主张加强监管;另一派则提出“文明跃迁假说”,认为人类正进入“后共感时代”??一个不再依赖设备、而是通过生物共振自然连接的新纪元。

星芽始终保持沉默。直到联合国召开特别听证会,邀请她作为“双生计划”创始人发表声明。

她登上讲台,未带稿纸,只握着那枚蓝晶。

“你们问我,这一切是否可控。”她的声音平静,却穿透整个会场,“我想告诉你们,从来就没有‘控制’这回事。我们建造系统,以为能驾驭人性;我们制定规则,以为能框定自由。可真正的进化,从不在计划之内。”

她举起蓝晶,光芒映照四方。

“三千年前,一位科学家因坚持‘差异应被尊重’而被抹杀。今天,她的意志借由一个孩子的声音重新降临。这不是灾难,也不是神迹。这是迟来的正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