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老年人六大常见疾病及预防(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6. 定期体检:定期测量血压,建议18岁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老年人、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长期高盐高脂饮食等高危人群应增加测量频率。如果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二、糖尿病

(一)早期症状

1. “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患者经常感到口渴,喝水量明显增加,食量也大增,但体重却逐渐下降 。

2. 视力模糊:血糖升高会导致眼内房水渗透压改变,引起晶状体变形,从而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若不及时控制血糖,可能会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失明。

3. 皮肤瘙痒:高血糖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外阴瘙痒的症状。皮肤还容易出现感染,如毛囊炎、疖肿等。

4. 疲劳乏力:身体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提供能量,导致患者经常感到疲劳、乏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 。

5. 手脚麻木刺痛: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会出现手脚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等症状,一般从手脚末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

(二)预防措施

1. 合理饮食:

- 控制总热量: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计算出每日所需的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 - 65%,蛋白质占15% - 20%,脂肪占20% - 30% 。

- 控制糖分摄入:少吃糖果、糕点、饮料等高糖食物,主食可选择粗粮、杂粮,如糙米、全麦面包、燕麦片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较慢,有助于控制血糖。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麦麸、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同时还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

- 合理安排餐次: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可将每日三餐分为五餐或六餐,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