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东瀛国禁海(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由检命李若琏控制石见银山,开采白银。命艾能奇率军攻击附近的大名们,为大明开疆拓土,对抗德川幕府。

此时的大明王朝,在东瀛已经安置了两股力量,一个是东平伯刘香,盯着萨摩藩。一个是李若琏和艾能奇,占领石见银山,虎视本州岛。

自从大明王朝占据了石见银山,东瀛国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渐渐入不敷出,使得德川幕府经营难以为继,国力日渐衰弱。

腐朽的德川幕府不甘丢失石见银山,几次派兵争夺,都以损兵折将告终。这让德川幕府的威信进一步下降,也引发了天皇的不满。

为了狠狠的削弱东瀛国的实力,东林党人钱谦益,也就是吟唱水太凉的那位名人,出了一个馊主意。

就是把大明的禁海政策,强加给东瀛国,令其寸板不得下海。

这一招实在是太损了,一下子搞的东瀛国民不聊生。

朱由检也不得不佩服东林党的狠毒,这一招本来是对付大明的,幸好朱由检的穿越,破了这一招,否则大明早晚得亡于这一招。

禁海令高悬,如一道枷锁,紧紧扼住了东瀛国的咽喉。远洋贸易的繁荣盛景,瞬间化为泡影,就连世代赖以为生的渔业,也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这一招釜底抽薪,恰似一场无情的风暴,将东瀛国的国运撕扯得七零八落,举国上下陷入了无尽的贫困深渊。

往昔风光的武士阶层,在这股浪潮冲击下,纷纷破产,无奈沦为流民。贫困如同一把利刃,划开了社会的平静,械斗与起义此起彼伏,东瀛国陷入了一片混乱。

石见银山的丧失,对东瀛国而言,不啻于一场灭顶之灾。没了银山产出的白银,他们便失去了购买大明丰富物产与物资的资本。

而禁海令下,贸易之路被彻底阻断,无法通过贸易赚取财富,国力如夕阳西下,急速衰退。渔业的荒废,让温饱都成了难题,饥饿的阴影笼罩着这片土地。

东瀛国本就多山地,肥沃的良田极为有限,产出的粮食,仅够幕府与大名等贵族阶层享用。为了生存,众多民众无奈涌向石见银山,期望能在矿山寻得一份生计。然而,矿山的容纳能力终究有限,大批多余的人只能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甚至被迫卖身为奴,尊严尽失。

为了挣脱这绝望的困境,夺回石见银山,德川幕府多次联络各地大名,拼凑起联军,妄图与明军一决高下。但他们的反抗,在明军将领李若琏和艾能奇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一次又一次,东瀛联军损兵折将,铩羽而归。

东瀛海军,曾凭借常年海外贸易积累的财富,发展得颇具规模,上千艘木制风帆战舰,也曾在海上威风凛凛。然而,面对大明的铁甲战舰,这些木质舰船如同脆弱的蝼蚁。短短不到一年,东瀛海军便被大明海军打得元气大伤,近乎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