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去哪儿薅羊毛好呢?(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凌冬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见到整整五本,每本厚达七百多页的规划书,依然被吓得够呛,这还不算三百多页的目录。
“倪老,短短三个月不到,全是你自己搞的?”,凌冬满脸疑惑的问道。
“哈哈哈,凌总,你高看我了。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这么折腾”,指着厚厚的计划书,倪老解释道:“这是以前就做好的,当时国家打算发展芯片产业链,专门请了中外专家进行了梳理和规划,然后根据咱们国家的情况,制定的计划书”
“只可惜.....”,说到最后,倪老无奈的摇摇头,“只可惜后来被搁置了,呵呵,某些人非要当洋买办,竟然喊着造不如买”
“倪老,这不正好便宜了咱们嘛,我看也不是什么坏事”,凌冬倒没啥不乐意的,毕竟后世华夏芯片市场规模可是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哪怕自己能抢占一半的市场份额,也足够自家吃喝不愁了。
“也是这么个理,福祸相依,世事难料啊!谁能想到,这个规划书竟然便宜了咱们呢”,倪老这会也调整好了心态,一副大干一场的架势。
“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这份规划书我找专人做了重新调整。如果按照规划的时间节点走,预计未来八年,总投资需要5500-6500RMB,这还不考虑物价通胀因素,最终投资额应该在7000亿RMB左右”
“不过,凌总也不用担心,我们预计五年后,华夏芯片市场规模会达到1.2万亿—1.5万亿左右,咱们预计能占据其中四分之一的份额,也就是3000-4000亿,这样收支相抵的话,是可以支撑起后续投资的”
凌冬听完,心算了下,忽然发现,实际投资额没有自己预想的那般高。
“倪老,按照您的规划,前五年实际投资只有三千亿左右,这是不是有点少啊?”,凌冬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不少了,我啊,还是照着超出实际需求百分之三十算的费用,其实很多东西,咱们国家不是造不出来,而是被科研部门束之高阁了”
“别的不说,像光刻胶,电子特气,单晶炉这些基础材料和设备,咱们国家水平其实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了,只是国家不扶持芯片产业,所以生产规模一直起不来,只能偶尔生产些”
凌冬听了,直呼好家伙,华夏果然不愧为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好东西是真不少。
“倪老,那您再辛苦下。将咱们接下来需要攻克的重点和难点都标注出来,我们下大力气,一定要在前五年攻克。后三年,咱们目标改一下,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成领导国际先进水平,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