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沈战各种微操作(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保障102艘风帆战列舰按时下水。

沈战不介意多付出一些奴隶。

其次,沈战给云南、湖广、福建、广东、山西、北直隶、东北七个省的钢铁厂各自增派五万男奴。

这么多的奴隶自然不能白给。

按照沈战的要求,七省国有钢铁厂每年的总产量必须达到20万吨。

这一数字稳稳碾压18世纪欧洲钢铁总产量(18万吨)。

沈战十分明白激活科技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要想玩转科技树首先要打好物质基础。

每年20万吨的钢铁产量足以让大明的多个行业腾飞。

火枪火炮的研发和生产首当其冲。

这是沈战作为皇帝能为大明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最后,沈战给新任山东总督黄得功分配了十万交趾女奴。

在后世山东可是华夏第二大产棉基地。

虽然这里的棉花产量跟西域地区没法比。

但那也是稳稳碾压其它省份的存在。

沈战给黄得功的命令是:

十万女奴全部从事棉花种植。

按照一个女奴可有效管理二十亩棉田计算。

十万女奴可管理200万亩棉田。

山东的棉花亩产肯定比不上西域地区。

但400斤的棉花亩产还是能保证的。

一亩地产棉400百斤。

200万亩地产棉8亿斤。

按照每个大明百姓每年消耗棉花20斤计算。

光是山东一省的棉花产量便能供应4000万大明百姓的用度。

沈战不是要大力开发西域地区的棉花种植嘛。

照说那里的棉花足够整个大明使用的。

那沈战为什么还要在山东开辟第二个棉花种植基地呢?

答案是沈战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就好比后世的能源安全问题。

当时的华夏是石油进口国。

某石油输出大国跟华夏的关系非常铁。

他们的石油以明显低于国际的价格出售给华夏。

但是华夏的领导人却只肯在铁哥们儿那里进口一部分石油。

并坚持从24个国家分散进口石油。

当时有很多华夏百姓不理解上层的做法,甚至有私下里大肆吐槽的。

便宜的石油无限供应你不买。

非要花高价去世界各地购买。

你说你这不是傻嘛!

这是普通民众们的认知。

而上层的大人物是怎么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