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窝里的故事一(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柱子哥,我何叔在家么,要是在家,我们一起去给他道歉吧。”

小孩子就这样,你给他讲道理可以,但是他们不一定能明白,得做点什么让他记住这事。下回再准备做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事的后果,自己就合计值不值了。就比如打一顿是最长记性的。

不过孟广文估计,他们仨要是一起去的话,何大清不会动手,还会挎他们,等他俩走了才会动手啊,或者,动手啊。毕竟大老爷们在小孩子面前丢面了。

这也是孟广文想要的,别管什么方式,只要让你记忆深刻,就是好办法。

“今天礼拜六,厂里上班,我爸是大厨,去厂里了,我早上着凉跑肚了,要不我也得去厂里学厨。”

没错,11岁的何雨柱已经被他爹何大清抓着练厨好几年了,正常,孟广文自己不也今年开始跟刀儿了么。

“嗯,嗯,我爸也去厂里了,他们今天上班。”

没错,建国初期一直到八十年代了,都一周上六天班,双职工的家里又把星期天称为战斗星期天,因为礼拜天得收拾家务............

“行,那一会儿你俩在我家吃饭,我爸后天也得去厂里,也是厨子。”

也没多想,孟广文直接留下两位卧龙凤雏在家吃饭。

这个时代还没有实行凭票购买,要不小孩都被教育不能在别人吃饭,要不回来真的是一顿胖揍啊,因为凭票年代,你就算过命的交情,你叫人上你家吃饭,人家都得自备粮票,要不就是要饭的。

当然,这二位除外,一个是大厨的儿子,从小在后厨长大,不知道客气是什么。另外一位是放映员的儿子,虽然吃的不方便,但是真的不缺吃的。

转身出屋的孟广文,看着那俩玩意好像还是闷闷不乐,也没管,直接去了正屋(这里,是西厢房的正屋的简写,以后,都会直接写正屋或者主屋。)

“老爹,老爹,一会儿你做饭的时候多做点呗,我认识两个院里的小伙伴,一会在这吃饭,好不好嘛,爹~~~~”

其实有时候孟广文也挺矛盾的,前世的他从19岁离家当兵,一直到35岁穿过来,都不跟父母一起住,所以在外面的时候,孟广文总是一副大老爷们的样子,无所谓,啥都行,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