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上门要回宅子(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朱温弑君篡权的消息传到播州,杨端想率兵北伐,奈何年事已高,受此刺激后一病不起。

临终之前,杨端给后代立下十条祖训: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从俭约、辩贤佞、务平恕、公好恶、去奢华、谨刑罚。

初代家主杨端刚死,南诏卷土重来。

自此,杨家一边抵挡南诏入侵,一边还要面对五代十国各势力的进攻。

二世杨牧南,三世杨部射、四世杨三公、五世杨实,几代家主先后战死沙场。

直到宋朝登上历史舞台,杨家才得以放下兵戈喘口气。

此后300余年,被宋朝册封为播州安抚使的杨家,一直在播州默默发育,吸收周边少数民族。

南宋端平三年,由蒙古、回回、女真、吐蕃组成的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南下攻宋。

西路蒙古军攻打阳平关,三万宋军守关浴血奋战,最终全军覆没。

蒙古兵至成都时,知府丁黼战死,参议王诩自杀,城中140万平民惨遭屠杀。

宋理宗紧急启用名将余玠,率军入川作战。

余玠入四川之前,蜀地三大经济重镇,成都和嘉定已经沦陷,唯有重庆还在苦苦支撑。

余玠上任后,颁布集众思,广开言的布告。

很快,杨氏十五代家主杨文,给他送来一对土族的冉氏兄弟。

并为余玠献上保蜀三策,其中一策是利用重庆特殊的地形,修建钓鱼城。

当蒙哥兵临城下时,万万没想到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大军,竟然拿不下小小的钓鱼城。

给逼急眼了,蒙哥就爬上高台,想亲自刺探敌情。

结果被一个叫王坚的人,给一炮轰飞,死了!

经此一战,杨文效仿钓鱼城大捷,在遵义修建海龙屯,同时发兵多次支援钓鱼城,和蒙古大军交锋九战九捷。

蒙古军大抵是被杨家打怕了,每次入川作战,都要绕开播州。

直到南宋灭亡后,在蒙古偌大的版图之中,只有播州和钓鱼城孤悬一地。

面对播州军的誓死抵抗,忽必烈既钦佩又无可奈何。

他特命使者前往播州,告诉杨家宋朝已亡,在抵抗下去毫无意义。

只要投降,不仅保留前朝爵位和土地,还既往不咎。

杨氏十六代家主杨邦宪,不愿播州生灵涂炭,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大哭三日,最后答应忽必烈的要求。

杨家苟了近一百年,直到老朱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杨家终于盼来重回华夏怀抱。

大明依照唐宋旧制,册封杨家为播州宣慰司。

传至杨应龙这一代时,杨家再次迎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