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朱棣:贤婿,我这皇帝当的苦啊!(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原本历史上通过靖难上位不同,历史上的朱棣因为是造反起家,自然对于更改老朱的各种祖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但现在不同了,他变成了老朱亲选的皇帝。

如今老朱去世还不到半年时间,他若是就更改老朱当年设定的规矩,不说别的,他自己心理这一关就有些不太好过。

或许这也是他把蓝武招来的原因所在,就是想要让蓝武在心理层面上安慰安慰他。

对此蓝武自然是不能让自己的岳父失望的。

他不由脸色一正道:“父皇,你要这么想,这天下能像太祖那样勤政的皇帝能有几个啊,这个制度即便父皇您不改,后面的皇帝也是一定会改的。”

“与其等着他们乱改,还不如您先把规矩定下来,让后世的子孙都遵从您的规矩行事,这岂不是更好?”

蓝武这句话可不是为了纯粹拍马屁才说的,按实际来说,历史上的大明朝的确是从朱元璋开始,若论勤政程度,是一代不如一代。

刚开始老朱几乎是把丞相和皇帝的活全部包揽了,甚至连六部的一部分活他都给弄过来了,所有的事情全部都自己干,谁也不依靠。

洪武朝乃是皇权最强盛,文官们最难以搞小动作的时代,也和老朱的勤政有极大极大的关系。

而等到了朱棣当皇帝的永乐时期,就搞出了内阁这个类似于秘书处的部门来。

一些不重要的奏疏就开始移交内阁,让他们先给出处理意见,自己再进行最后的审核和批红。

这自然是大大的减轻了皇帝的工作量的。

而等到朱瞻基继位,这位就更是别出心裁,开始教授太监识文断字,让他们开始接触本来属于皇帝的批红权柄。

再往后,这种内阁给出处理意见,太监所在的司礼监披红的模式就渐渐开始稳定下来。

特别是到了嘉靖朝,这个模式更是被运用的登峰造极。

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整日炼丹修道,照样能够把持朝政,万历皇帝因为斗不过文官,直接摆烂,不上朝,更不管事儿,大明照样能够平稳的运转了将近五十年。

就是依靠的这个模式。

可以这么说,到了嘉靖、万历时期,其实有没有皇帝已经根本不重要了,即便没有皇帝,这一整套成熟的政治运作规矩,也已经能够很好的行使中央的职权了。

当然执行出来的好坏就不能保证了。

可以说,这个皇权逐渐失控的潘多拉魔盒,就是朱棣这位永乐大帝第一个打开的。

但这其实也怪不了朱棣,毕竟像老朱那样,即便是当了皇帝,也不去享乐,一心只关注集权的皇帝,才是真正的异类中的异类。

“对、对!”

“朕这是为了后世子孙着想!”

“这个想法不错,很有创造性。”

朱棣喃喃自语了一句,心中松了一大口气,好似是放下了什么沉重的负担一般。

蓝武看着他,心中了然。

恐怕朱棣想要把原本大明朝的内阁制度复刻出来不是一天两天了。

毕竟对于一个

Ⓑ  Q  ℊ  ok. n  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