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中海交通广播台庆晚会(十九)(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惜了土木之变
让盛世再难重现
用粉身碎骨换一遍
六月的飞雪一片
前两句说的是土木之变,是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军失败后的一场政变。1449年,明英宗率领大军北征瓦剌,但因军事失利导致明军撤退。这场惨败激起了朝野的不满和恐慌,一些政治势力和权臣借机发动政变,企图推翻英宗的统治。在土木之变中,权臣吴进忠、刘伯温等人与明英宗朝臣杨士奇勾结,密谋发动政变。他们以英宗失利为借口,声称他无能且迫害忠良,以此为由将英宗软禁于土木堡。接下来,他们控制了朝政,并将英宗幽禁了数年之久。土木之变的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动机,包括朝臣的利益冲突、权臣的野心和英宗的统治不力等。这一事件对明朝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导致朝廷权力重新集中在权臣手中,削弱了英宗的统治地位。
后两句说的是明朝名臣于谦,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于谦死前曾作诗一首《石灰吟》,以表明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那一日剩了一人
脚下已再无群臣
便遵了祖上训的文
那天子死在国门
明思宗朱由检,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16岁时登基,在位17年,虽然朱由检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了不少冤狱,试图改变现状,但明朝的气数已尽,无力回天,1644年4月,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京城,朱由检带着数十名太监准备逃走,被起义军拦住。他只好跑到今朝阳门,结果成国公朱纯臣不开门,只能逃到安定门。太监用斧头劈城门,没能劈开。天刚亮,安定门大火四起,一行人只能返回皇宫。朱由检在前殿鸣钟召集文武百官,但没有一个人来,他彻底陷入了绝境。感慨一番后,朱由检在景山的一棵歪脖树上上吊自杀。
刘莹莹:
当四方兵马来袭
便走的坚定不移
这天下似个棋局
唯是那当局者迷
冲冠一怒为红颜
也不过是个传言
名利要在了身前
那骂名还了百年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统治近300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早在大顺军包围北京之时,镇守山海关的明总兵吴三桂曾奉调入援京师,这时满清贵族乘机直逼山海关。吴三桂行至河北丰润,闻京师陷落,停止前进。李自成捉住吴三桂之父吴襄,令吴襄写信劝其子投降。同年4月23日,李自成与吴三桂军激战于山海关前。双方鏖战至中午,吴军逐渐实力耗尽,为农民军包围。接着清军猝然袭击,农民军失利,李自成败退京师,清军正式入关。关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是有传言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手下刘宗敏掳走吴三桂的相好陈圆圆,吴三桂本欲投降农民军,但得知圆圆遭劫后,冲冠一怒,愤而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