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理由(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云骧瞧见那人跪地,欲行天国的三跪三叩大礼,赶忙伸手将其扶起。

因居住之地狭小,他便让黄文金带路,前往指挥所。

一路上,赖汶光向萧云骧简要讲述事情经过。

原来,石达凯率部队主力已撤离安庆府,返回上京,意图击破上京附近的青庭江南、江北大营。

此时,庐州府出了个厉害人物——李绍荃。

他今年三十二岁,庐州府人士。其父李文安是道广十八年(1838 年)进士,与甑涤生同榜。

李绍荃幼时聪慧,六岁入家馆“棣华书屋”,跟随堂伯李仿仙,和庐州名士徐子苓攻读经史。

少年时,他在《入都》诗中写下“一万年来谁着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豪言。

他十七岁中秀才,二十一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可谓逢考必中。

后来,他入选翰林院庶吉士,获编修之职,师从甑涤生学习经世之学,深受潘世恩、翁心存等苏南士绅赏识。

大平军攻占安庆府后,李绍荃代拟奏章,怂恿工部侍郎吕贤基,请命回皖办团练。

随后,他被贤丰帝任命为团练大臣随员,开始组建自己的团练队伍。

1853年5月,他首次与大平军在和州裕溪口交战,采用半渡而击战术,首战告捷。

1853年12月,大平军攻占庐州府,次年1月,李绍荃配合青庭皖省巡抚福济反攻,收复庐州府。

此后,他又连续攻克巢县、和州,因功加按察使衔,领皖省团练大臣。

1854年,其父李文安受王茂荫举荐回乡,辅佐他办团练。

因相军被西军压制,青庭大力支持皖省团练,命皖省巡抚福济全力支持李绍荃。

一时间,故吏门生、亲朋好友纷纷投效,李绍荃的团练迅速扩张至两万人,人称“淮军”。

今年六月,相军被西军歼灭,青庭更重视“淮军”,将两淮盐场交其经营,以充军资。

李绍荃感恩戴德,发誓要替皇上扫除叛逆、平定天下。

八月,安庆府大平军主力东调,李绍荃从庐州出发,准备与柴桑府的骆秉彰,东西夹攻安庆府。

石达凯只留给守将赖裕新、曹伟人不足一万人马。面对三万余青军夹击,大平军连连败退。

到了8月6日,李绍荃军攻到距安庆城五十里的枞阳;南面骆秉彰攻到黄石矶,距安庆城四五十里。

此时,天国正在上京城附近与青军激战,无力救援安庆。

曹伟人趁青军尚未合围,带卫士化妆出城,前往西王府求援。

到鄂省后,他得知田家镇驻有西军重兵,便上门求见,找到赖汶光。

𝘽𝒬gok. 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