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钓鱼佬的春天(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来吃饭的就来葛家老宅盛两碗鱼汤回去,不回来的就让家里娃子给送过去。葛明此时非常有成就感,庄户人家最实在,你对他好他肯定对你好,都对葛明说着感谢的话,都说尽快把主家的麦子收完,葛明听后就嘿嘿的傻笑。
其实早点收完还是晚点收完,葛明并不在乎,自家没钱,但是不表示没粮食。葛明现在不缺吃喝,还有大宅子住,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是非常乐意的。
此时葛明突然想到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说的真对,富人更应该做一些善事。
福伯和禄伯中午都没回来,不知道在忙些什么,葛明也没在意,大家都有自己需要忙碌的事,倒是葛明好像有些无所事事。
葛明中午随便喝了一点鱼汤,啃了半个早上剩下的馒头,不是自己胃口小,而是春来大哥的馒头蒸的实在太大。袁老道胃口倒是不错,啃着馒头吃着鱼肉,偶尔再来上一口小酒,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等袁老道也用完了饭,让丁香帮忙泡上一杯桑叶茶。
葛明这几天都没上课,是不是今天应该学点什么?诗经已经学的差不多了,不过三万多字而已。穿越之后记忆力变得极好,过目不忘也让葛明沾沾自喜。学诗经主要是为了识字,内容大多比较好理解。
到了古代要是不学论语,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论语对于后世的理科生来说难度就大了很多,不但需要断句,还需要名师做解释。
孔子随便曰了几句,这时代的老师就能用通篇大论来分析孔子到底曰了个什么。而且“门派”很多,断句会有所不同,意思自然也就不同的,关键每个人都认为理解的对。所以论语的字数虽然比诗经少很多,但是学习难度却要大很多。
对论语的理解,此时应该公认孔家为正宗,不知道此时孔家最出名的孔颖达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像历史记载的那样,正在秦府文学馆做学士。葛明算算日子好像也差不多了,玄武门之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多想不如不想,尤其对十岁的葛明来说。就算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无非换了个皇帝而已,不管谁做皇帝,百姓的要求不过日日吃饱饭,天天大小便而已。
袁老道活的洒脱,喝了一碗桑叶茶,之后晃晃悠悠回到房间午休去了。葛明见状也感觉犯困,这也是后世带来的习惯。什么玄武门,关我屁事,本小郎君穿越过来这么久了,还是用木片子刮屁股,还是顾自己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