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太子李承乾(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觉得毕竟葛明是有功的,虽然年幼不适合封官,给葛明父亲弄个品级高的散官还是可以的。

于是对旁边的太监说到:“派人尽快调查临渝县令之妻刘氏的出身,调查清楚之后拟招,葛明于国朝有大功,葛庭玉、刘氏教子有方。封赏葛庭玉为中散大夫,封赏刘氏为县君。”旁边的太监诺一声之后就下去了。

唐代封赏也不是胡乱封赏的,对于白身之人要做个简单的调查,起码要往上调查三代。葛三爷家做小官多少代了,朝廷自然是有备案的,所以只需要调查刘氏的出身。

李世民又说到:“葛明这小子毕竟有功,要是一点都不赏赐好像朕亏待了他。不如等过几年这小子长大些,来长安进太学读书吧。”

魏征说到:“陛下圣明。”要是葛明在这里,一定会好好感谢李世民的八辈祖宗。也要顺便感谢魏征的八辈祖宗,封赏全是父母得了,自己什么都没有。

太学可是古代最高学府,一般人想到里面读书那是不可能,非勋贵子弟绝对进去不,里面混几年怎么都能弄个官做做。对于葛明来说确实是不错的赏赐了,但是葛明绝对不想去太学读书。

不过唐代并非只有太学,还有国子学,四门学等等,都是国子监管辖的。也就是说太学、国子学是学校或者学科,国子监是管理部门,类似后世的教育部,所以读书不能说在国子监读书。

等葛明的封赏安排妥当,李世民看着三本奏折,心里也有了打算。耕牛一事国民不需要知道,知道了也没草原的牛。拼音一事还需要徐徐图之,大局稳定之后才能考虑推广。但是伤口缝合之术必须快速普及到军队此行。

李世民对身边的太监说道:“把太子叫来。”太监领命而去。

李世民对魏征说到:“玄成,拼音一事朕打算徐徐图之,你先教给太子,让太子在宫中教教弟妹,朕也想看下效果如何。”魏征拱手表示同意。

就在等太子上殿的功夫,李世民把刚才葛明那首悯农诗用漂亮的飞白体写了出来。这首诗道尽了农户的艰辛,作为太子必须知道民间的疾苦,所以这首诗一定要让太子好好研读才行。

太子李承乾被太监带着上了殿,上殿之后先给李世民施礼,然后又给魏征施礼,魏征起身回礼,这才站到一边等着李世民训话。

李承乾武德二年生于程乾殿,母亲是长孙皇后,不但是嫡子还是长子,李世民登基之后就被封为太子。

要说皇家的人果然是顶级贵族,礼仪风范样样不缺,小小年纪居然有些风度翩翩。葛明要是在这里怕是要嫉妒死,出身好、长得帅,找谁说理去?

李世民对李承乾给予厚望,小小年纪文质彬彬,孝敬师长礼让弟妹,已经有了太子的风范。为了让太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专门任命萧瑀为太子少师专门负责教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