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葛家药丸(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魏攀此时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笑着说到:“咱家都差点忘记了,来之前魏征家的一个晚辈拜托咱家给你捎来一封信,说是看了你弄的拼音字母之后有点什么想法。”说完把信封递给了葛明。

葛明一看信封上葛明亲启四个字,落款是个叫魏高明的人。魏征从葛明这里学了拼音字母,呈给李世民的同时教教自己的晚辈,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只是不知道这个魏高明是魏征的孙子还是儿子。

葛明看到魏高明三个字就心中不爽,本小郎君名叫葛明,你居然叫高明,非要高本小郎君一头不成?也不知道魏家人怎么想的,名字起得真没文化。

“你要是有空就回信一封,咱家走前帮你带着。”

“那就劳烦魏总管了。”葛明说完带着信打算回了自己房间。

魏攀好像想到了什么,又叫住了葛明,笑着说到:“小子,你给的药丸子好像效果不错,腿脚酸痛的毛病确实好了很多,咱家看了不过还有二十多颗,再给咱家弄点。”

葛明笑着点头,心里想到这东西要多少有多少,然后才离开魏攀房间回了自己房间。

这年头可不是后世,通信极不畅通,尤其是私人的信几乎只能让人捎去。

本小郎君倒要看看这个魏高明到底有多高明?

打开信之后发现这个魏高明的字写的不错,看样子年纪不大。等读下去才知道这个魏高明自称是魏征的孙辈,比葛明还要小一岁,平常跟着魏征读书,所以就知道了拼音字母一事。

葛明也想知道这时候读书的少年人如何看待拼音的,等看完整封信发现都是没什么营养的问题。

比如葛明是怎么想到用符号来代表读音的?其实在后世流行的拼音之前还有另外一套拼音,用的符号类似汉字的偏旁部首,韵脚跟对应的字还有相通的地方,不过葛明不会,不然那套拼音其实更符合古人的习惯。

为何不是不是从上往下写,而是从左往右?这个很简单,从上往下写葛明都不认识,再说从左往右写可以防止墨水蘸在袖子上。

古人从上往下写,其实是延续了在竹简上写字的习惯。要是竹简是横着绑得,相信古代的书写习惯也是从左往右。

比如按照读音读出的字跟任何地方的方言都不同,但是很多地方的方言都有类似的地方。普通话嘛,本就是北方方言为蓝本的。

葛明一边看信一边回信,不过并没有使用毛笔,而是下意识的拿起来鹅毛笔。其实并非有意为之,几乎就是下意识的,给人回信不都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