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力将军 白莲教 颜氏(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大力将军

查伊璜与吴六一:侠义相济,恩义千秋????在浙江的春日,草长莺飞,查伊璜携酒前往野寺踏青。古寺的殿宇在暖阳下庄严肃穆,殿前一口古钟尤为醒目,钟体庞大,体量超过两石瓮,周身土痕手迹滑亮,宛如新刻。查伊璜心中生疑,俯身查看钟下,发现一只竹筐,容量约八升,筐里不知装着什么。?查伊璜叫来数人,众人扣住钟耳,齐心协力,钟却纹丝不动,这让查伊璜愈发惊异。他索性坐下来饮酒,打算探个究竟。没过多久,一个衣衫褴褛的乞儿走进寺中,将讨来的干粮堆放在钟下。令人震惊的是,乞儿单手轻轻一抬,古钟便被掀起,他另一只手将食物放入筐内,往返几次,才把食物放完,随后又轻松地将钟合上,转身离去。过了一会儿,乞儿再次返回,掀开钟取食,动作就像打开普通盒子一样轻巧,满座之人见状,无不惊愕。?查伊璜问道:“你体魄如此强健,为何要行乞?” 乞儿叹道:“我食量惊人,无人雇佣。” 查伊璜见他身强体壮,劝他投身行伍,乞儿面露愁容,称不知如何入门。查伊璜心生怜悯,将乞儿带回家中,供他吃喝,发现他的食量竟是常人的五六倍。查伊璜还为乞儿换上新衣新鞋,又赠他五十两白银,助他踏上从军之路。?十多年后,查伊璜的侄子在福建任职,一日,吴六一将军忽然前来拜访。交谈间,吴六一问道:“伊璜先生是你什么人?” 侄子答:“是我的叔父。将军与他有旧交?” 吴六一激动地说:“他是我的恩师!一别十年,我时常思念。烦请你转告先生,务必来见我一面。” 侄子随口应下,心中却疑惑,叔父向来与文人雅士往来,怎么会有武弟子??恰在此时,查伊璜来到福建。侄子将此事告知叔父,查伊璜却毫无印象。因吴六一言辞恳切,查伊璜决定登门拜访。吴六一得知查伊璜来访,快步走出大门迎接。查伊璜看着吴六一,脑中毫无印象,暗自怀疑吴六一认错了人。但吴六一态度极为恭敬,一路将查伊璜迎入府中。穿过三四重院门,查伊璜瞥见有女子往来,意识到已进入内宅,便停下脚步。吴六一再次拱手相请,不久后,众人来到堂前,卷帘、移座的皆是年轻姬妾。?众人落座,查伊璜正欲询问,吴六一微微示意,一姬妾捧着朝服走来。吴六一起身更衣,查伊璜不明所以。待众人帮吴六一整理好衣冠,吴六一先命数人按住查伊璜,不让他起身,随后对着查伊璜行朝拜大礼,如同拜见君父。查伊璜惊愕万分,不知所措。行礼完毕,吴六一换上便服,笑着说:“先生不记得那个掀钟的乞儿了吗?” 查伊璜这才恍然大悟。?紧接着,丰盛的筵席摆开,家中乐伎演奏着美妙的乐曲。酒至半酣,群姬侍立两旁。吴六一进入内室,询问查伊璜就寝的喜好,随后才离去。?次日,查伊璜因醉酒起得很晚,吴六一已在寝门外问候多次。查伊璜心中不安,提出告辞,吴六一却将门锁上,不让他离开。此后,查伊璜见吴六一每日除了清点姬婢、养卒、骡马及各类器具,督促登记造册,并无其他事务,因这属于吴家家事,查伊璜也未多问。?一日,吴六一拿着账本对查伊璜说:“我能有今日,全仰仗先生的恩情。这里的一婢一物,我都不敢独占,愿分一半给先生。” 查伊璜惊愕不已,坚决推辞,吴六一却执意要给。他取出数万两白银,分成两份,又按账本清点古玩、床几等物,堂内外摆满了准备送给查伊璜的东西。查伊璜再三阻止,吴六一却不予理会。登记完婢仆姓名后,吴六一立刻安排男仆为查伊璜整理行装,女仆收拾器具,并叮嘱他们要悉心侍奉查伊璜,众人齐声应诺。吴六一还亲自看着姬婢登上马车,厩卒牵出骡马,浩浩荡荡地出发,这才返回与查伊璜告别。?后来,查伊璜因修史一案被株连收押,最终能平安获释,全靠吴六一全力营救。?异史氏感慨:“查伊璜施恩不图回报,真是侠义古风的大丈夫!而吴六一的报答,慷慨豪爽,千古罕见。如此胸怀,自然不会埋没于市井之中。由此可知,两位贤人的相遇并非偶然。”

2.白莲教

徐鸿儒之乱:虚实难辨的邪祟阴谋????明朝末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乱世之中,白莲教盗首徐鸿儒,偶然得到一本左道之书。书中所载法术诡异莫测,徐鸿儒如获至宝,日夜研习。?为了验证书中法术,徐鸿儒在众人面前小试身手。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快速结印,瞬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鬼神之影若隐若现。围观者见状,无不惊恐万分,对他的神通深信不疑。消息一经传开,人们蜂拥而至,纷纷拜入他的门下。?徐鸿儒心怀不轨,妄图利用这些人实现自己的野心。他拿出一面铜镜,声称这面镜子能映照出人的终身命运。他将镜子悬挂在庭院中,让众人依次自照。镜子里显现出各种影像,有人头戴幞头,有人身着纱帽,还有人穿着绣衣貂蝉,形象各异。众人见此,又惊又奇。谣言迅速传播开来,前来求见徐鸿儒的人摩肩接踵,汗流浃背。?徐鸿儒趁机宣称:“镜中显现文武贵官之像的人,都是如来佛注定的龙华会中人。大家应当齐心协力,奋勇向前,不可退缩。” 说完,他亲自走到镜前自照,只见镜子里的他头戴冕旒,身着龙衮,俨然一副王者之相。众人面面相觑,震惊不已,纷纷伏地参拜。?此后,徐鸿儒正式竖起反旗,手持斧钺,众人欢呼雀跃,纷纷响应。短短数月,他便聚集了上万党羽。滕、峄一带的百姓,在他的威慑下,望风而降。?朝廷得知徐鸿儒叛乱的消息后,立即派大兵进剿。长山人彭都司,武艺高强,勇冠三军,奉命出征。?彭都司率领军队与叛军交锋。徐鸿儒派出两名垂髫少女迎战。这两名少女骑着高头大马,马嘶鸣不已,气势汹汹。她们手持双刃,刀刃寒光闪烁,如霜雪般凛冽。少女们骑着马在战场上飘忽盘旋,从清晨战至日暮。彭都司虽武艺精湛,却难以伤到她们分毫,自己也渐渐体力不支。?如此激战三日,彭都司只觉筋疲力尽,哮喘发作,最终气绝身亡。?徐鸿儒叛乱平定后,朝廷提审贼党。经过审讯,才得知少女手中的利刃竟是木刀,所骑之马不过是木凳。堂堂真将军,竟死于假兵马之手,实在令人唏嘘。这场看似奇幻莫测的叛乱,背后是徐鸿儒精心策划的阴谋,利用人们的迷信与恐惧,制造了一场令人匪夷所思的闹剧 。?而这一事件,也成为明朝末年社会动荡的一个缩影,警示后人警惕邪说蛊惑,莫让悲剧重演。

𝘽 q ⓖ ok. n 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