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仙 鬼隶 王十(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三仙
三仙洞奇遇记
江南一书生赴金陵应试,途经宿迁地界时,恰逢暮色四合。他在酒肆歇脚之际,遇三位秀才围坐论学,言辞超逸胸襟旷达,遂上前揖拜求叙。三人欣然邀他同饮,自报姓名:一位姓介名秋衡,一位姓常名丰林,一位姓麻名西池。觥筹交错间,书生见三人谈锋犀利,于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心下暗自敬服。
饮至夕阳衔山,介秋衡举杯笑道:"我等叨扰贤弟酒馔,却未尽地主之谊,实在失礼。寒舍就在近处,若不嫌弃,可移步小住。" 常、麻二生亦起身相邀,唤来仆从引路。一行人行至城北山峦,忽见一围庭院隐于松柏之间,门前清流如带环护。入院但见精舍雅洁,松影摇窗,童仆已提着羊角灯候在廊下,又将书生的仆从安置到偏院。
麻西池抚掌道:"昔日孔子以文会友,今科举考期将近,不可辜负此良夜清景。我等各拟一题,制成阄儿共拈,成文后方能饮酒。" 众人称善,各自构思题目写在花笺上,揉成纸团置于砚侧。书生拈得 "王者不却众庶论",介秋衡得 "观海若论",常丰林得 "不患人之不己知论",麻西池得 "老氏三宝说"。
三更梆子未响,三篇奇文已赫然成章。书生展卷读罢,只觉介文如沧海横流,常文似松涛贯耳,麻文若灵蛇出洞,篇篇立意高古而笔法奇绝,不禁击节赞叹,暗中以袖中炭笔抄录藏于怀内。主人家此时捧出琥珀色的醇酒,以海碗相劝,书生不胜酒力,恍惚间见介秋衡衣袂上隐有蟹纹,常丰林鬓角泛着蛇鳞微光,麻西池袖口竟凝着蛤蟆涎沫,心中虽惊却醉意难支。
待书生醒来,红日已攀至松梢,却见自己与仆从竟卧在乱草丛中,四周唯有怪石嶙峋,哪有半分庭院痕迹。他慌忙探手入怀,竟摸出三页抄录的文稿,墨迹尚新。山下樵夫告知,此乃 "三仙洞" 地界,洞中有金螯蟹、青鳞蛇、玉蟾蜍成精,常化作文士与过客谈学,有缘者方能得见。
及入金陵贡院,三场试题竟与怀中三作丝毫不差!书生依样誊写,文中奇气直贯斗牛,主考官拍案称绝,遂拔为解元。后来他官至翰林侍讲,常对门生展读三仙文稿,只见纸页间隐隐有水墨氤氲,细闻竟带河藻腥香。世人皆说宿迁三仙洞是文运灵境,而书生每忆及醉卧山谷之事,总觉那夜松风与砚池水声,至今仍在耳畔潺潺不绝。
2.鬼隶
历城隶遇记
清顺治年间,历城县两名差役奉县令韩承宣之命,往邻郡公干,直到岁暮方归。腊月廿九傍晚,他们行至章丘地界,见路边歇着两个差役打扮的人,便上前搭话。那二人腰悬牛皮文书袋,靴底沾着似血非血的赭色泥。
“我等是济南府快班皂隶,” 年长差役抱拳道,“看二位行装,像是历城同僚?” 历城隶点头称是,又疑惑道:“济城快皂我识得十之八九,却未见过二位。”
“实不相瞒,” 年轻者掀开衣襟,露出里面绣着冥纹的黑袍,“我二人乃济南城隍驾下鬼隶,今奉阴符往东岳投递公文。” 历城隶惊得后退半步,见对方眼中隐有磷火,才信了几分。
“公文所报何事?”
“济南将遭大劫,此乃应劫者的名录。” 鬼隶轻拍文书袋,袋口竟渗出暗红汁液,“具体数目不甚清楚,约莫近百万。”
“何时劫难?” 二隶声音发颤。
“正月初一。”
二人对视一眼,算来回到历城恰是除夕夜里。若如期复命,恐葬身劫乱;若滞留不归,又怕违了公差。年长鬼隶见状道:“违误限期不过受些责罚,卷入劫数却是性命难保。二位不如往泰山深处暂避。”
历城隶依言转道,在泰山坳的石洞里躲了三日。大年初三下山时,只见济南方向烟尘蔽日,沿途逃民说鞑子兵破城后屠城三日,护城河都被尸首堵塞。二人绕道回县,见县衙已成断壁残垣,韩县令的官印挂在烧焦的衙门上,印纽处凝着黑血。
后来他们在大明湖见到浮尸,其中竟有那日相遇的鬼隶 —— 只是尸身已泡得浮肿,腰间文书袋散开着,漂出的黄裱纸上还能辨出 “济南府应劫人丁玖拾捌万柒仟...” 的字样。二隶这才明白,所谓鬼隶原是引魂使者,而那公文袋里装的,正是百万生民的性命簿。从此二人弃了差役营生,在千佛山削发为僧,常对香客指着城南说:“当年若晚走半步,如今便是护城河里的一块浮木了。”
3.王十
奈河淘沙记
高苑有个叫王十的老百姓,平日里靠偷偷往博兴运私盐谋生。有天晚上赶路时,冷不丁被两个人逮住了。他还以为是盐商的巡逻队,吓得赶紧扔了盐担子想跑,结果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没跑两步就被捆得结结实实。王十急得直求饶,那两人却开口说:“我们可不是盐商的人,是阴曹地府的鬼差!”
王十吓得够呛,求着让他回家跟老婆孩子告个别。鬼差却不同意:“这次去不是让你送命,就是临时干点苦力活。” 王十赶紧问为啥,鬼差说:“阎王爷新上任,一看奈河堵得死死的,十八层地狱的茅房也满得不行,所以专门抓四类人去干活:小偷、私自铸钱的、贩私盐的,还有一类乐户专门去刷厕所。”
𝐵𝐐𝙂ok.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