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校园双学霸(有点难读懂)1(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某次实验课停电,黑暗中有玻璃器皿相碰的清响。应急灯亮起的瞬间,林软看见夏禹纪护在她肘边的手,虎口处留着浓硝酸灼烧的旧痕。他迅速收回的手指定格在空中,像未完成的晶体结构模型。

"小心氢氟酸。"他指着她手边试剂瓶,声音比试管相互碰撞更轻。窗外飘进今年最后的桂花香,落在夏禹纪解到一半的薛定谔方程上。

晨雾在试管壁凝成珠串时,林软发现了夏禹纪的秘密。

竞赛班每周四要测溶液电导率,他总是提前半小时来校准仪器。当林软掀开防尘罩,正撞见他往铂电极上涂蜂蜡。实验记录本摊在窗台,钢笔压着张元素周期表,钯的原子量被圈起来批注:"熔点与纯度函数关系异常。"

"防止铂黑脱落。"他指尖的蜂蜡泛着琥珀色光泽,忽然将镊子转向她,"要试试吗?"

林软接过温热的工具,发现电极支架被调低了3.2厘米——正好是她操作时最舒适的高度。晨光穿透硫酸铜溶液,在墙面投下摇曳的蓝影,他们各自沉默地涂抹电极,像在完成某种神秘的镀膜仪式。

月考放榜日总带着硝烟味。李斐撕下黏在林软校服背后的排名表,看见两个并列的97分将名字钉在榜首。"你俩连错题都像约好的。"她指着物理卷最后一道多普勒效应题,两个解题过程镜像般对称。

午后的生物园弥漫着腐殖土气息。林软蹲在薄荷丛里找果蝇,玻璃皿突然被斜插进来的移液管挡住。夏禹纪的影子笼住培养箱,他指着某处数据:"第三组F2代红眼性状比例多0.7%。"

他们头挨着头核对实验记录,发丝扫过对方手背都浑然不觉。李雨霏抱着作业本路过藤萝架,看见夏禹纪用解剖针在泥土上画遗传图谱,林软的圆珠笔尖正点着他腕表表盘,秒针恰好停在当初他系错纽扣的时刻。

初雪落在烧杯沿的那天,校图书馆开放了古籍修复室。林软在《天工开物》锌冶炼章节夹了便签,第二天书页间便多了张硫酸纸描摹的古代蒸馏器。夏禹纪用绘图笔复刻的器械构造图上,每个接榫处都标着现代化学方程式。

他们开始用古籍传递解题思路:林软在《齐民要术》醴酪篇批注胶体聚沉原理,夏禹纪在《本草纲目》硝石条目旁推导焰色反应函数。程泽抱着篮球闯进来时,正看见两人隔着明代刻本比划晶体结构,窗外的雪光将他们的影子熔成玻璃器皿的轮廓。

惊蛰前的雷雨泡软了草稿纸。夏禹纪站在走廊尽头甩伞,水珠在水泥地画出辐射状图谱。林软抱着受潮的竞赛习题集经过,忽然被他用伞骨轻点肩头。

"正交晶系。"他指着积水映出的伞骨阴影。林软数着地上规整的菱形光斑,发现每个角度都精确到89.9°——最接近直角的误差范围。

雨幕中浮起实验室的灯光,像氟气在黑暗中幽幽发亮。他们默数着彼此的脚步声穿过长廊,林软怀里的习题集滴着水,在身后拖出蜿蜒的电子云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