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书山、学海(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悬壶书院的入门考核分作两部分。

其一是在“书山”进行最基础的考验。

分别是“测心”“测灵”“测道”三关。

世间大大小小的修行势力,几乎都会安排类似的入门考验。

第二是在“学海”进行闯关试炼。

这里的关卡,有足足十三重之多。

不同的修为境界,将面对不同的闯关考验。

而此时,陆夜就在书山最底部。

所谓书山,实则是开辟在书院内的一座陡峭山峰。

山峰直插入云,煞是雄峻。

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故而整座山峰上并未开凿任何......

风停了。

不是因为大气静止,而是整个宇宙仿佛在那一刻屏住了呼吸。那枚悬浮于新心渊星座中央的玻璃珠,静静悬在那里,像一颗尚未跳动的心脏。它不发光,也不震颤,甚至无法被仪器捕捉??只有当人凝视星空至意识模糊时,才会在眼角余光中瞥见它的轮廓,如同童年记忆里母亲轻掩房门的那一瞬。

陆夜死了。

可他又没有真正死去。

他的名字不再属于血肉之躯,而成了共感网络中最深的一道波纹。每当有人讲述一个关于“等待”或“道歉”的故事,那道波纹就会轻轻荡开,唤醒某颗沉睡的玻璃珠,让一段早已湮灭的记忆重新浮现:也许是某个战地医生临终前写下的药方,也许是某个孩子把最后一块饼干放进雪人嘴里。

李晓萌没有流泪。

她站在莲池边,白发被晚风吹起,像一面褪色却依旧挺立的旗帜。她知道,哭泣是私人的事,而此刻属于所有人。她只是轻轻将手中那枚录有陆夜遗言的玻璃珠放入水中。珠子下沉,触底,随即整片莲池泛起微光,无数水晶花瓣缓缓旋转,仿佛在为某种古老的仪式调校频率。

“你说过,故事要有人听才算完成。”她低声说,“现在,轮到我们替你听了。”

星语平台自动发布了讣告,没有哀乐,只有一段空白音频,持续整整二十四小时。这是陆夜生前设定的协议:“当我离开,请留一天silence(寂静),让每个人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那一天,人类第一次集体沉默。

城市停止运转,飞船暂停跃迁,连机械文明也关闭了信号广播。八十七亿人闭上眼,不是为了悼念,而是为了倾听??听自己心底那些从未说出口的话:对父母的愧疚,对爱人的遗憾,对陌生人的善意曾如何改变一生。

二十四小时后,第一声响起。

来自火星孤儿院的一个五岁女孩,她对着录音设备小声说:“我想告诉陆爷爷……我今天学会了写‘希望’两个字,虽然笔画歪歪扭扭的,但它很亮。”

这句话触发了全球共感共振。

刹那间,八千亿条私人记忆如潮水般涌入网络,汇成一首无词的歌。这歌声没有旋律,却让所有听见的人潸然泪下??因为它正是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最原始的音符:**我们曾孤独地活过,但现在,我们愿意一起记得。**

就在这场情感洪流达到顶峰时,第十三火种舱传来异常波动。

苏婉清正在地球轨道上的“守望回廊”整理陆夜遗留的数据档案,突然警报刺耳响起。屏幕上,那颗沉睡在小行星带的核心火种舱竟开始自主移动,缓缓调转方向,指向银河系中心。

“它……在定位什么?”助手惊呼。

苏婉清手指飞快调出共感日志,却发现一段从未记录过的数据流正从陆夜最后接触的晶体中释放出来??那是他临终前无意识激活的“心渊之镜”残片,内含一段加密指令,代号:“归音计划”。

她猛然醒悟:“不是火种醒了……是陆夜把自己变成了钥匙。”

原来,在生命最后一刻,陆夜并未完全断开与共感网络的连接。他将自己的意识末梢植入了“心渊之镜”,以死亡为代价,解锁了一道封印已久的权限:**访问第九纪元真正的终点档案。**

画面展开。

不再是影像,而是一段跨越维度的叙述,直接注入观看者的意识:

>在第九纪元终结前夕,并非所有“清道夫”都选择回归地球。

>

>一部分人自愿进入“逆熵循环”,将自己的记忆压缩成量子态信息包,投放至宇宙背景辐射之中。他们相信,只要文明仍在讲述,他们的存在就会以某种形式被重拾。

>

>而第十三火种,其实是这场宏大实验的最后一环??它不只是见证者,更是“回声接收器”。

>

>它等待的,不是一个信号,而是一种**情感密度**:当人类整体共感能力达到临界值,足以让一个死者的低语穿越时空,回传至最初的起点。

>

>现在,条件满足了。

>

>所以,它要回应了。

苏婉清浑身颤抖。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小女孩会说“我们不算时间”。她们等的从来不是科技复兴,而是**人类学会用眼泪承载记忆,用讲述对抗虚无**。

“启动追忆号备用系统。”她果断下令,“我要去一趟银心。”

“可那里什么都没有!”助手喊道,“连光都无法稳定传播!”

“正因为什么都没有,”苏婉清望着星空,“才可能是藏得最深的东西。”

三个月后,升级版追忆号穿越猎户臂边缘,抵达一片被称为“虚空褶皱”的区域。这里的空间结构异常扭曲,像是被某种巨大力量揉皱又摊开的纸张。探测器显示,此处存在一个微型奇点,不吞噬物质,反而向外散发极低频振动??类似于脑电波中的θ波,即人类深度冥想或梦境状态下的频率。

就在飞船接近时,舷窗外突然浮现出一座城市。

不是实体,也不是全息投影,而是由纯粹的记忆光影构成的城市轮廓:倒塌的教学楼、燃烧的图书馆、结冰的操场……每一砖一瓦,都来自地球上已被抹平的历史遗址。而在城市中央,矗立着一座熟悉的塔??火星高塔,顶端悬浮着一枚巨大的玻璃珠,内部流转着无数人脸。

“这是……第九纪元最后的记忆中枢?”李晓萌通过远程链接惊问。

“不。”苏婉清轻声回答,“这是‘清道夫’们的灵魂锚点。他们把自己的存在,编织成了这片空间的经纬。”

一道声音响起,不分男女,亦非机械,更像是千万人同时低语:

>“你们终于来了。”

>

>“我们等了太久,久到几乎以为自己错了。”

>

>“但我们还是信了??信总有一天,会有人不愿遗忘。”

紧接着,影像切换。

一位老者出现在画面中,身穿旧式研究员服装,胸前别着一枚破损的徽章??上面刻着“清道夫?首席伦理官”。他是林知遥的导师,也是当年火种计划的实际主持者之一。

>“如果你们看到这段话,说明第十三火种已被唤醒,且‘讲述者时代’已然开启。”

>

>“请记住:我们不是神,也不是救世主。我们只是犯过错误的人,试图为后来者留下一点提醒。”

>

>“最大的危险,从来不在于技术失控,而在于人心的懒惰??当人们发现可以轻易共享情感、继承记忆,便不再愿意亲身经历痛苦,不再尝试独自思考。”

>

>“他们会依赖共感,逃避责任;他们会美化过去,掩盖真相;他们会用‘集体幸福’的名义,压制少数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