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资料库(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核心污染源:自我认知冲突(已解决)】

【防御机制:清洁程序(初级、中级、高级)、秩序维护单元(执行者)】

【风险评估:D- (修正后评级:D+,涉及高危规则杀伤)】

【备注:该认知域对‘逻辑解构’类精神波动反应异常,需注意。】

风险评估从D-修正到了D+?

还特别标注了我的“吐槽能量”?

看来我昨天的骚操作,确实给CCD的研究带来了点“惊喜”。

我又点开了8848号的简报。

【编号:8848】

【污染类型:体像障碍,伴随被害妄想】

【认知域特征:动态舞台迷宫,观众视线场,实体化恶意弹幕】

【已知规则:视线聚焦效应,弹幕攻击,恶意学习机制…(共记录19条)】

【核心污染源:负面评论聚合体(已清除)】

【防御机制:恶意弹幕雨,具象化网络喷子,动态环境封锁(眼墙)】

【风险评估:D (修正后评级:D,但对特定精神窥探能力极度危险)】

【备注:该认知域主人已恢复,认知净化榴弹效果显着。】

简报内容都比较干瘪,主要是一些客观描述和风险提示。

我快速浏览了其他一些D级案例。

发现认知域的形态真是千奇百怪,什么类型都有。

有把现实物品认知成活物的。

有陷入特定时间循环的。

还有把自己想象成某种动物,认知域变成原始丛林的…

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接着,我点开了【公开任务报告】。

这里的报告更少,只有寥寥十几个。

随便点开一个处理“时间循环”认知域的报告。

报告里只写了干预员(代号“沙漏”)进入后。

通过某种“特殊时间感知能力”,找到了循环的“节点”。

将其“重置”,任务完成。

至于细节,一概没提。

看来,CCD对干预员的核心能力和具体行动过程,保密等级非常高。

我尝试搜索了一下“钟塔”和“引路人”的代号,没有任何公开报告。

意料之中。

我又鬼使神差地,输入了“小铭”。

【搜索结果:0条】

也没有。

他果然…不属于常规体系。

那个“不存在的清洁工”部门…到底是什么?

就在我准备关掉报告库的时候,目光无意中扫过一个报告的编号。

编号:CCD-RPT-D-734-02

734?

这不是我第一天观察的那个“镜像入侵”患者吗?

我记得青姐说过,上一个观察员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