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太子妃的算盘打得比户部还响(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胤礽握着象牙算盘的手指突然收紧,指节抵在算珠上泛出青白。他盯着内务府送来的绸缎账册,百蝶穿花氅衣的袖口沾了朱砂,在宣纸上洇出星点红痕——这已是第三笔对不上的河道砂石款。
窗外飘着细雪,毓庆宫方向传来隐约的晨钟。他忽然想起三日前石静娴披着玄狐大氅夜访时说的话:"黄河十二坝的糯米浆配比有问题,我让粘竿处的人取了样本..."
"娘娘,惠妃主子送来的银丝炭。"宫女捧着鎏金火盆进来,炭火噼啪炸开几点火星。
胤礽指尖抚过账册边沿的压痕,这是扬州官纸特有的帘纹。他状似无意地问:"今年冬衣的棉花,还是从保定采办?"
"回主子的话,是河间府新贡的。"宫女答得滴水不漏。
案头青瓷瓶里斜插的腊梅突然折断,胤礽看着花枝断口处整齐的切痕,想起昨日御膳房呈上的淮扬菜——本该用陈年火腿吊汤的蟹粉狮子头,却混着辽东腌鹿腿的腥气。
戌时三刻,南书房
石静娴借着烛火细看河道图,狼毫笔尖悬在开封府段迟迟未落。工部尚书王鸿绪的奏折上说"堤高九丈",可她派去的侍卫带回的柳枝测距,分明只有七丈三尺。
"殿下,太子妃娘娘送来的茯苓糕。"小太监捧着食盒跪在阶下。
她掀开缠枝莲纹的瓷盖,八块糕点摆成八卦阵型,正中那块嵌着颗染红的松子——这是他们约定的紧急信号。掰开糕体,夹层里裹着张浸过明矾水的纸笺,胤礽簪花小楷写着:"河间无棉,辽东鹿鸣。"
朱笔“啪”地折断在砚台里,石静娴盯着地图上标注的辽东粮仓,突然抓起户部三月前的《漕粮转运录》。当指尖划过"奉天存粮二十万石"的字样时,窗棂忽被北风吹开,卷着雪片子扑灭了烛火。
黑暗中,她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河间府的棉花、辽东的腌肉、开封缩水的堤坝...这些散落的珠子终于被一根线串联起来——有人在用赈灾粮玩"乾坤大挪移"!
次日卯时,乾清宫
康熙翻着太子呈上的《河工核验疏》,忽然将折子掷向跪着的户部尚书:"陈廷敬!你倒是给朕说说,这糯米浆里掺麸皮,黄河汛期能撑几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