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刑部大牢惊现现代解剖术语(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寅时三刻的刑部停尸房泛着青灰色,石静娴蘸着朱砂的狼毫笔突然悬在半空。宣纸上《淮扬浮尸勘验录》的"胸锁乳突肌断裂"字样正在渗血——昨夜刚改良的羊脂混合朱砂,竟与尸体喉间的淤痕产生诡异共鸣。

"殿下,索相递的话。"狱卒捧着食盒跪在门外,第三层暗格里躺着张滴蜡密信:"戌时三刻,焚尸灭迹。"

她将密信凑近烛火,火苗突然窜起三尺高。昨夜剖出的胃容物里分明有砒霜结晶,可三司会审的案卷却写着"失足落水"。屏风后传来窸窣响动,装尸体的柏木棺椁上,昨日亲手刻的"L型切口"标记正在蠕动。

"来人!开棺复验!"

当棺盖移开的刹那,石静娴瞳孔骤缩——尸体胸腔内壁上用血写着"膻中鸠尾"等穴位名,笔迹竟与她昨夜解剖时标注的现代医学术语完全吻合。更诡异的是,那些字迹正顺着肋骨的弧度重新排列组合,渐渐拼成《推背图》第四十二象的谶语。

"美人自西来,承露凤凰台。"

刑部尚书纳兰明珠赶到时,正撞见太子殿下握着他孙女的翡翠压襟抵在尸身印堂。鎏金香囊里漏出的安息香混着尸臭,在晨光中织成淡紫色的雾。

"殿下这是……"明珠的朝珠撞出脆响,他看见太子用银针挑开尸体的环状软骨,手法像极了萨满祭司剥取猞猁皮。

石静娴头也不抬地将喉骨浸入白醋:"索相没教过大人?死人比活人更懂闭嘴。"醋液沸腾的瞬间,喉骨表面浮出米粒大的刻痕——那是满文中从未出现的字符,形状酷似她解剖图上标注的"甲状软骨骨折"示意图。

毓庆宫的更漏滴到辰时,胤礽在第三次更换月事带时扯断了床帐流苏。铜镜里太子妃苍白的脸与记忆中南苑猎场的幼鹿重叠,那年他十三岁,箭矢穿透母鹿咽喉时看到的也是这般绝望眼神。

"娘娘,咸福宫送来茯苓糕。"大宫女捧着的食盒底层,藏着张浸过姜汁的宣纸。胤礽就着烛火烘烤,浮现出石静娴狂草书写的密信:"喉骨现契丹小字,速查景陵陪葬名录。"

他突然将整块茯苓糕碾碎,糕体夹层露出半枚带血槽的箭头——这与三日前惠妃宫中搜出的凶器形制相同。窗棂外传来粘竿处侍卫特有的黄鹂哨音,胤礽抓起妆台上的螺子黛,在月事带上疾书:"戌时火起,移尸西华门。"

刑部大牢的地砖缝里渗出血水时,石静娴正对着《洗冤集录》伪造勘验记录。忽有阴风卷起案头纸页,那些夹在古籍中的现代解剖图飘落尸台,不偏不倚盖住尸体被剖开的胸腔。

"妖术!太子殿下在用巫蛊镇魂!"

不知是谁的尖叫炸开死寂,石静娴回头只见刑部侍郎瘫坐在门边。顺着他颤抖的手指望去,解剖图上的"左右心室"标注正透过宣纸,在尸体心脏表面显出磷光。更骇人的是尸体右手食指,竟蘸着尸蜡在地面勾画——正是她昨夜随手写的英文缩写"PMI(死亡时间)"。

明珠的朝靴碾过那些字符,翡翠顶戴在烛火中泛着冷光:"臣竟不知,殿下何时习得吐蕃密宗文字?"他挥袖间,侍卫已呈上从石静娴住处搜出的"咒符"——全是她研究清朝验尸技术与现代法医结合的笔记。

"皇上驾到——"

康熙的龙纹皂靴停在尸台前时,石静娴正握着尸体僵直的手。那只手突然痉挛着抓住她的朝珠,用指甲在翡翠表面刻下深痕。众人惊呼中,她顺势跪下:"儿臣请旨重审淮扬知府灭门案,这具尸体要说的秘密,都在刑部卷宗库的《康熙二十九年秋决名录》里。"

子时的梆子声响过西华门,石静娴看着焚尸炉里的青烟,耳边回荡着康熙两个时辰前的质问:"保成如何知道那具尸体是科尔沁殉葬的巫祝?"她摩挲着翡翠压襟上的裂痕——那里藏着半片从现代带来的手术刀片。

暗处忽有马蹄声逼近,夜巡的九门提督举着火把包抄而来。当先的侍卫长用矛尖挑起未烧尽的尸骸,焦黑的腿骨上赫然显现朱砂绘制的血液循环图。

"妖人太子私炼生魂!"

石静娴在箭雨袭来的瞬间扑向尸堆,借着火光看清某具焦尸的齿列——那分明是现代才有的树脂补牙痕迹。翡翠压襟突然发烫,她终于想起穿越前解剖的那具清女尸锁骨处,也镶着同样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