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火珠释疑(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974 章:火珠释疑(至元四十四年秋的中都符号试探)(至元四十四年秋?临安宋宫宗室议事厅与西暖阁)

临安宋宫的宗室议事厅,案上摊着一幅《中都白虎殿建筑图》—— 这是元廷使者也速前日送来的,图中白虎殿屋脊中央的 “青铜虎首托红琉璃火珠” 格外醒目。赵昀(南宋残余宗室核心)指尖反复划过虎首轮廓,眉头紧锁:前番军粮危机刚过,元廷南征筹备的消息又隐约传来,这虎首火珠若按民间传言 “虎吞龙”(龙象征南宋宗室),岂不是元廷要吞并临安的信号?

议事厅内,史宅之(主和派)、赵与芮(宗室老臣)、李锐(徐党残余,徐清叟被软禁后暂掌残余势力)分坐两侧,气氛压抑。“陛下,元廷送这图,说是‘展示中都治世气象’,实则怕是炫耀威势,” 李锐率先发难,声音带着挑拨,“您看这虎首,张口对着南方,火珠红得像血,分明是‘吞江南、夺天下’的意思!” 他想借这图煽动宗室对元廷的敌意,重拾徐党势力。

史宅之立刻反驳:“李大人过分解读!元廷刚拨粮援,又派农官协助双法农耕,若要吞并,何必多此一举?这图怕是单纯展示建筑,无他意。” 话虽如此,史宅之的目光却也停在虎首火珠上 —— 他虽主和,却也摸不透元廷的真实意图,只盼别激化矛盾。

赵与芮咳嗽着道:“陛下,老臣觉得,元廷的心思难猜,不如找个机会问问楚兰 —— 她是中都来的,定知道这虎首火珠的意思。” 赵昀点头,心里已有了主意:楚兰是萨仁的侍女,更是元廷安在宋宫的 “眼线”,问她既能探元廷底,又不会像直接问元廷使者那样显得刻意,若回答不妥,还能借 “侍女不懂事” 圆场,进退自如。

散会后,赵昀让侍从去西暖阁传楚兰:“就说朕想看中都建筑图,让她来解说几句。” 他看着图上的虎首火珠,指尖在 “龙纹暗纹”(图边角隐约的汉地龙纹)上停顿 —— 若楚兰说 “虎吞龙”,便坐实元廷吞并之心;若说其他,便需细究真假,这场试探,成了宗室判断元廷治世意图的关键。

中都白虎殿屋脊的虎首火珠,并非玄幻装饰,而是元廷双廷治世的具象化表达。其形制细节需细究:青铜虎首高约三尺,虎目嵌赤金,虎耳微垂(非凶暴之态,显护佑之意),虎首口中未衔物,而是前爪托着一颗直径一尺的红琉璃火珠,火珠表面刻着细微的 “日月纹”(汉地符号,象征天下),虎首基座则刻着 “卷草纹”(草原符号,象征生机)—— 整体是 “草原虎纹 + 汉地火珠日月” 的融合,暗合 “双法共治、护佑天下” 的理念。

这一装饰的设计,出自耶律楚材与合丹王的共同提议。当年建白虎殿时,合丹王提出 “以虎为饰,显草原威仪”,耶律楚材则建议 “加火珠日月,示汉地天下观”,萧虎最终拍板:“虎非吞噬,乃护持;火珠非独据,乃共守 —— 让天下知元廷治世,非独擅,乃共治。” 因此,虎首火珠的真实含义是 “以草原之力(虎)护持天下(日月火珠),双廷共守,而非独吞”。

元廷送《中都白虎殿建筑图》给南宋,本意是展示 “中都治世的规整与包容”,让宗室放心推行双法,却因南宋对 “虎”“龙” 符号的敏感(南宋以龙为宗室象征),引发猜忌。图中边角的龙纹暗纹,本是工匠为贴合汉地审美添加,却被李锐等解读为 “虎吞龙” 的佐证 —— 符号的跨文化误读,成了赵昀试探的直接诱因。

楚兰在中都时,曾随萨仁参观白虎殿,听萧虎的亲信讲解过虎首火珠的含义。当时亲信指着火珠道:“这火珠是日月,虎是护持,咱们元廷治世,不是要吞谁,是要跟天下人一起守日月(天下)。” 楚兰当时便记在心里,没想到今日会成为赵昀试探的焦点 —— 她清楚,若如实说 “双廷共治”,会暴露元廷权力结构;若说 “单纯装饰”,又无法打消赵昀猜忌,只能将含义转化为 “共守日月”,既贴合真实,又模糊细节。

她还注意到图中虎首的 “微垂之耳”—— 与草原常见的 “竖耳凶虎” 不同,这是特意设计的 “温和虎形”,象征元廷 “护治世而非施霸权”。这一细节后来成了她回答的重要依据:“虎首耳垂,非吞噬之态,乃护持之姿”,让赵昀无法反驳。

赵昀的试探,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南宋残余宗室 “安危焦虑” 与 “权力存续恐惧” 的集中爆发。自元廷南征筹备的消息传来,宗室内部便人心惶惶:赵昀虽接受元廷粮援,却始终怕 “投降即失权”,怕南宋宗室最终落得 “被圈禁、无实权” 的下场,这虎首火珠的 “吞龙” 传言,恰好戳中了他的核心恐惧。

他的动机分三层:表层是 “问符号含义”,确认元廷是否有吞并之心;中层是 “观楚兰反应”,判断元廷对南宋的真实态度 —— 若楚兰慌乱或答非所问,便证明元廷有隐瞒;深层是 “定宗室对策”,若楚兰答 “吞龙”,便需暗中联络残余势力(如李锐)做抵抗准备;若答 “共治”,便继续依附元廷保宗室,但需提防被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