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巴图请锋(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022 章:巴图请锋(至元四十六年夏巴图额尔敦请战为先锋探阿里不哥营地)(至元四十六年夏五月二十九?蒙古故地边界驿铺 / 那拉珠尔军帐 / 萧虎信使暂驻帐 / 阿里不哥营地外围 / 乃蛮部旧毡房区)
晨雾缠绕着蒙古故地边界的驿铺,五十门虎蹲炮在晨露中泛着冷光,三千虎卫的马蹄声虽已停歇,军帐内却弥漫着焦灼 —— 那拉珠尔手中的羊皮地图,标注着阿里不哥营地的大致方位,却对 “箭楼守卫频次、马群具体藏点、脱脱部残余是否仍在” 等关键信息一片空白。细作传回的消息含糊:“营地外围增设两道哨卡,骑士巡逻频次加密,却不知内里虚实。” 那拉珠尔指尖划过 “黑松林 - 主帐” 的虚线,对身旁的副将巴特尔道:“若不清营地虚实,炮队贸然推进,恐中阿里不哥的埋伏;可若等他主动暴露,又会延误时机,李衡的驻营还被围着。”
巴特尔眉头紧锁,他刚从骑兵前锋处回来,带回 “哨卡骑士盘问话术严苛” 的消息:“凡靠近营地者,需报出‘部落归属、牧马数量、来地方向’,答错一句就会被扣押。咱们的细作已折损两名,再派普通哨探,怕是难成事。” 正说着,帐帘被轻轻掀起,一道年轻身影单膝跪地,玄色皮甲上还沾着驿路的草屑,腰间挂着一柄镶银柄的弯刀 —— 正是那拉珠尔的长子、萧虎的长孙,十八岁的巴图额尔敦。他双手抱拳,声音清亮如晨钟:“父亲、统领,末将愿为先锋,潜入阿里不哥营地探虚实!”
那拉珠尔抬眼望去,见儿子虽年少,肩背却挺得如帐外的青松,眼神里没有半分怯懦,只有坚定。他心中一紧,却仍沉声道:“你可知探营凶险?阿里不哥的哨卡连牧民都严查,稍有不慎,不仅你自身难保,还会暴露援兵部署。” 巴图额尔敦抬头,目光与父亲对视,语气愈发恳切:“末将知道!但末将自小随父亲在岭北长大,懂阿里不哥部的牧民话术,能辨马蹄印、识风向;祖父还教过末将‘沙场藏形之术’,能避开哨卡视线。这柄弯刀是父亲去年赐的,末将用它劈过草原狼,足以自保!”
此时,帐外传来轻响,萧虎派来的信使恰好抵达,听闻帐内对话,便掀帘而入,递上一封萧虎的手信:“那将军,萧大人特意嘱咐,巴图贤侄若愿请战,需让他细说计划,不可凭一腔热血行事。” 那拉珠尔接过手信,见纸上萧虎的字迹遒劲:“巴图有我萧家的胆气,却需多些细致,你当教他权衡利弊。” 他放下手信,对巴图道:“你且说说,如何伪装?如何探?如何全身而退?” 巴图额尔敦挺直腰板,清晰道:“末将扮成乃蛮部迷路的牧民,称‘家里三匹老马丢了,寻至此处’;带羊皮水囊、奶豆腐为信物,夹层藏小羊皮地图与炭笔;从黑松林西侧干涸河床绕路,探完后往乃蛮部旧毡房区撤退,那里有归附牧民接应。”
那拉珠尔闻言,又看向信使,信使点头道:“萧大人早料到此节,已让乃蛮部长老备好‘牧民信物’,只待巴图贤侄取用。” 那拉珠尔这才松了口气,起身扶起巴图:“好!我准你请战!但需记着,安全为先,若遇危险,即刻撤退,切勿恋战。巴特尔,你派十名精锐骑兵,在黑松林东侧矮林设接应点,见巴图的‘三短哨声’便行动;信使,劳烦你速传信给乃蛮部长老,让他们做好接应准备。” 众人躬身领命,一场承载着家族期许的先锋探营,就此定局。
巴图额尔敦的请战,从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浸在骨血里的三代军事传承 —— 祖父萧虎是随忽必烈征战的开国功臣,腰间的狼首弯刀斩过无数叛军;父亲那拉珠尔是岭北实务与军事双能的将领,曾凭一己之力调解合丹部草场纠纷;自小在军帐与草原间长大的他,早已将 “忠勇” 二字刻进心里,此次探营,既是为朝廷效力,更是想证明自己配得上 “萧虎长孙、那拉珠尔长子” 的身份。
五岁时,巴图便跟着祖父萧虎在中都校场打转 —— 萧虎教他辨兵器:“虎蹲炮的石弹要选圆实的,不然射程会偏;长矛的木杆要选三年生的桦木,既坚韧又轻便。” 还教他听号角辨指令:“长号角是集结,短号角是前进,三短一长是撤退,记牢了,这是军人的耳朵。” 七岁那年,萧虎带他去草原,指着远处的羊群道:“草原的孩子,要像鹰一样看远,像狼一样谨慎,才能在战场上活下来。” 这些话,巴图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刻在书桌的木头上,也刻在心里。
十岁起,巴图便随父亲那拉珠尔驻守岭北 —— 那拉珠尔教他辨马蹄印:“阿里不哥部的马,马蹄铁是‘三钉样式’,走在碎石路上会留下深痕;乃蛮部的马,蹄印宽,因常走软草地。” 教他伪装牧民:“牧民说话要带些憨厚,递奶豆腐时要双手奉上,别像军人那样挺直腰板,容易露馅。” 有一次,那拉珠尔带他去合丹部调解纠纷,遇到骑士盘问,巴图扮成 “送奶酒的牧民之子”,抱着奶酒坛,声音怯生生:“阿哈,这是俺阿爸让送的,给合丹领主的。” 成功骗过骑士,那次经历让他明白,探营的勇,要藏在 “拙” 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