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虎印收马(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033 章:虎印收马(至元四十六年夏那拉珠尔烙虎首印收编阿里不哥部超额马)
那拉珠尔驻马于阿里不哥部马群待编区的高岗上,风卷着牧草的气息掠过甲胄,玄色总兵官铠甲上的虎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下方的草原上,二万二千匹超额马群被骑兵围成环形,有的壮马不安地刨着蹄子,有的老马低头啃食地上的干草,小马驹则依偎在母马身旁,眼中满是懵懂。李衡捧着核计册快步上前,朱笔标注的 “超额二万二千匹” 字样格外醒目:“将军,核计无误 —— 阿里不哥部实有马三万二千匹,草场承载量一万匹,超限额正好二万二千匹,其中壮马一万五千匹,老弱马四千匹,小马驹三千匹(折三千匹成年马)。” 那拉珠尔指尖划过册页,目光落在马群中那匹曾作为 “首马” 替补的棕马身上,沉声道:“按朝廷马政,超额马群需官印收编,传我令 —— 所有超额马,皆烙‘虎首印’,壮马编入虎卫马队,老弱马交实务官调养,小马驹暂留部落,待成年后再收编。”
此言一出,身旁的博罗微微一怔:“将军,二万二千匹可不是小数,烙印需耗时数日,且阿里不哥部恐有抵触,要不要分批次处置?” 那拉珠尔摇头,望向远处阿里不哥的主帐:“分批次易生变数,阿里不哥虽服软,却仍有侥幸,需一次性处置完毕,让他看清朝廷的决心。再说,虎首印是朝廷军镇马队的标识(《大元通制?舆服制》载 “虎首印,铜制,方三寸,用于军镇马队标识,非官马不得用”),烙上此印,既是收编,也是威慑 —— 让其他宗藩知道,超限额马群,朝廷必管。” 李衡补充道:“将军放心,实务官已备好烙印工具,马倌也挑选了熟悉马性的人手,只需阿里不哥配合,三日内可完成。” 那拉珠尔点头,翻身下马,对传令兵道:“请阿里不哥与部落长老前来,我要亲自与他们说清处置之法,避免误会。”
阿里不哥接到传召时,正与帖木儿长老在帐内商议。听闻要一次性收编二万二千匹,他手中的奶茶碗险些脱手:“二万二千匹…… 这几乎是部落马群的七成,没了这些马,部民怎么牧马?骑士怎么训练?” 帖木儿长老却冷静:“领主,那拉珠尔将军既已下令,便无转圜,且他说壮马编入虎卫,老弱马调养,小马驹暂留,已是留了余地。若抗拒,恐连剩余的一万匹也保不住,不如配合,还能得朝廷的青稞补贴。” 阿里不哥沉默片刻,知道长老说得在理 —— 此前瞒报马群已理亏,如今朝廷按制度处置,再抵抗只会引火烧身。他整理好皮袍,对帖木儿道:“走吧,去见那拉珠尔将军,看看能不能再争取保留些私马。”
两人来到高岗时,那拉珠尔已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等候。见阿里不哥神色犹豫,那拉珠尔先开口:“领主,超额马群收编,是朝廷马政,并非针对你部 —— 乃蛮部去年超限额八千匹,也是这般处置,如今他们的骑士仍有战马,部民也领了青稞,日子并未变差。” 他让李衡递上 “乃蛮部收编后民生记录”:“你看,乃蛮部收编的壮马,有三百匹调拨回部落当骑士战马;老弱马调养好后,还返还了一千匹;小马驹成年后,也会留三成给部落。朝廷收编,不是夺马,是规范马政,让草原马群良性循环。” 阿里不哥接过记录,看到上面有乃蛮部长老的签字,心中的抵触渐渐消解:“将军,我明白朝廷的规矩,只是…… 能不能多保留些私马?部民们靠马为生,没了马,冬天难捱。”
那拉珠尔沉吟片刻,道:“可额外保留一千匹私马,分给无马的贫困部民,但需登记在册,烙‘私马印’,不得混入超额马群。另外,收编期间,朝廷每日发放五十石青稞,确保部民不缺粮;调养好的老弱马,一年内返还五千匹,如何?” 这番让步超出阿里不哥的预期,他连忙躬身道谢:“多谢将军宽宥!我定配合烙印收编,绝无二话。” 帖木儿长老也道:“将军体恤部民,老臣代部落谢过朝廷。” 那拉珠尔抬手示意两人起身,目光再次投向马群:“今日午后便开始烙印,实务官会按马群类型分区处置,你派马倌协助,避免混乱。” 阿里不哥连连应诺,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 他知道,这场超额处置,既是危机,也是部落融入朝廷马政体系的开始。
烙印工具的筹备在午时前全部就绪。实务官们将工具整齐摆放在马群待编区的木架上:铜制虎首印共十枚,每枚方三寸,虎首纹样凸起,边缘刻着 “大元虎卫制” 字样,是工部专门为军镇马队铸造(《元史?百官志》载 “太仆寺掌马政,工部铸官印,分赐军镇,用于官马标识”);烙印铁钳十把,钳口可固定虎首印,柄长三尺,避免烫伤;还有装满温水的羊皮袋(用于烙印前清洁马皮)、药膏(烫伤时涂抹)、麻布(擦拭印面)。老实务官王顺正给年轻实务官演示:“烙印前先擦净马臀,虎首印要烧到暗红,不能太烫 —— 太烫会伤马,太凉则印纹不清。按下时要稳,停留两息便提起,再用麻布擦去浮灰,这样印纹才清晰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