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炮轰汗帐(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056 章:炮轰汗帐(至元四十六年秋虎蹲炮攻也速蒙哥汗帐)
至元四十六年秋的白石头坡,四更四十分的晨光刚漫过汗帐顶的虎皮,却被帐前的硝烟染得浑浊。五门虎蹲炮整齐列在汗帐南侧三十丈处,炮身铜制,长三尺有余,炮口粗如碗口,夜间加装的夜视瞄准标仍架在炮身中部 —— 木杆顶的荧光石泛着淡绿光,旁侧的油脂灯座已点燃,暖黄的灯光与晨光交织,照亮炮口前方的汗帐。也先帖木儿蹲在最左侧的炮前,手指抚过炮身的铜纹:“这五门炮是之前夜袭演练最准的,昨晚又调试过三次,炮口偏差已不足一尺,定能命中汗帐。”
巴图额尔敦身着玄铁轻甲,腰间悬着萧虎赐的虎头弯刀,走到炮旁,目光扫过汗帐 —— 帐门虽被首轮箭雨射得千疮百孔,却仍紧闭,帐内隐约传来也速蒙哥的怒吼,夹杂着亲卫的慌乱应答。“也速蒙哥还在负隅顽抗,” 他对也先帖木儿道,“汗帐的铁木门将有三寸厚,虎蹲炮的石弹需砸中同一处,才能轰开。” 也先帖木儿点头,让工匠搬来一块与汗帐木门同厚的铁木,放在炮前百丈处:“已让炮手试过,三发石弹命中同一处,便能砸裂铁木,五门炮齐射,两轮定能轰开帐门。”
炮手统领帖木格(老炮手,参与过十余次火炮攻坚)正带着十名炮手检查炮身:“炮膛已清理干净,不会卡弹;引火孔的油脂已加满,火折子也干燥,点燃后能快速传火。” 他拿起一枚石弹 —— 石弹磨得光滑,直径与炮口适配,重量约三十斤:“这石弹是从杭爱山采石场运来的,质地坚硬,砸在铁木上不会碎裂,只会留下凹痕,多砸几次便能破。”
孛鲁台带着五百虎卫,在炮位西侧设好防线 —— 虎卫们手持短刀与角弓,身后是帖木格派来的步兵盾阵,防止叛军从帐内冲出突袭炮队。“将军放心,只要叛军敢出来,我们定能拦住,” 孛鲁台道,“已派十名探子趴在汗帐周围的草丛里,他们一动,我们便会知道。” 巴图额尔敦点头,看向漏刻 —— 铜壶内的水滴落在刻度 “四更四十五分”,炮轰的时刻,越来越近。
虎蹲炮的战前调度,需从 “运输、定位、调试” 三环节层层推进 —— 也先帖木儿带领工部工匠与炮手,将五门虎蹲炮从黄草谷军械库运抵汗帐外围,按 “扇形分布” 定位,再逐一调试炮口角度与夜视瞄准标,确保每一门炮都能精准指向汗帐,为后续炮轰打下基础。
运输环节选在四更初的微光中进行 —— 虎蹲炮重约三百斤,需四名工匠用木架抬运,木架下垫滚木,减少地面摩擦。也先帖木儿走在最前,手持 “汗帐外围地形图”,避开叛军丢弃的兵器与坑洼:“前面五十丈有处碎石堆,绕着走,别让滚木卡在石缝里,耽误时间。” 工匠们齐声应诺,小心翼翼地调整木架方向,一名工匠脚下打滑,木架倾斜,也先帖木儿立刻上前扶住:“小心些!虎蹲炮是铜制的,摔了会变形,炮口就不准了。” 经过半个时辰的小心运输,五门虎蹲炮终于抵达汗帐南侧的预定区域。
定位环节按 “扇形分布” 展开 —— 也先帖木儿让工匠用麻绳丈量,以汗帐为圆心,在南侧三十丈处画出一道弧形线,五门炮按 “每门间隔十丈” 的距离,沿弧线摆放。“扇形分布能从不同角度轰击汗帐,即使一门炮偏差,其他炮也能命中,” 也先帖木儿解释道,“且这个距离,石弹飞行时间短,叛军反应不过来,也能减少炮身反冲力对精度的影响。” 工匠们用白石灰在地上画出炮位标记,将虎蹲炮稳稳放在标记处,炮口均对准汗帐的木门 —— 那里是汗帐最坚固的部位,也是叛军防守的核心。
调试环节聚焦 “炮口角度与瞄准标”—— 炮手们趴在地上,通过夜视瞄准标的荧光石与油脂灯光,对准汗帐木门的中心位置,调整炮身的俯仰角度:“角度太高,石弹会飞过汗帐;太低,会砸在地上,需保持三十度仰角,” 帖木格示范着,转动炮身底部的铜轴,“你们看,瞄准标上的荧光石与汗帐木门中心成一条直线,这样石弹就会精准命中。” 每调试完一门炮,也先帖木儿都会用 “测角仪”(元代木质测角工具)复核:“这门炮角度偏了两度,再往下调一点;那门炮正好,固定炮身。” 工匠们用石块顶住炮身两侧,防止调试好的角度偏移。
调试过程中,巴图额尔敦带着两名亲兵前来检查 —— 他俯身查看一门炮的瞄准标,手指顺着荧光石指向的方向望去,正好对准汗帐木门:“瞄准标很准,也先帖木儿,炮身的反冲力怎么处理?上次演练,有门炮因反冲后退,影响了第二轮射击。” 也先帖木儿指着炮身两侧的土堆:“已让工匠在每门炮两侧堆三尺高的土堆,反冲时能挡住炮身,不会后退。” 巴图额尔敦点头:“考虑得周全,这样就能保证两轮炮轰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