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爸爸的豆浆不卖钱(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星河哥!"林夏的声音穿透雨帘。
她举着应急灯跑过来,身后跟着几个举着荧光棒的邻居:王婶抱着装蜡烛的纸箱,快递小哥扛着折叠椅,连总说"不掺和闲事"的理发店陈叔都提着半桶干柴。
应急灯的白光扫过伞面,沈建国的蓝围裙终于显出身形——前襟沾着星星点点的豆浆渍,右肩有块洗得发白的补丁,是沈星河高中时扯破的。
"给摊位搭个挡雨棚!"林夏把应急灯挂在伞骨上,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在领口,"李奶奶说当年洪水她家住一楼,是您送了三天热粥。"她转头对抱着孩子避雨的年轻妈妈笑,"阿姨,您坐折叠椅上,这孩子的小靴子湿了,我去拿块干毛巾。"
"妈妈,为什么别人记得我们?"孩子突然指着伞檐下挂的风铃问。
那是用啤酒瓶底穿成的,雨水打在玻璃上叮咚作响。
林夏蹲下来,沾着雨水的手替孩子理了理被打湿的刘海:"因为你爸爸去年帮邻居修好了漏水的屋顶,有人记在心里;因为你奶奶每天早上帮收废品的爷爷留空纸箱,有人记在心里;因为你呀,"她点了点孩子鼻尖,"上周把糖分给了哭鼻子的小弟弟,也有人记在心里。"
沈星河握着瓷碗的手紧了紧。
他想起上个月在集团例会上拍板的"零投诉管理"方案,要求物业团队24小时处理所有报修,但自己从未问过,是谁在凌晨三点通了堵塞的下水道,是谁在梅雨季给顶楼漏雨的住户送了塑料布。
那些被数字化成"工单完成率98%"的数字,原来都是有温度的。
"爸,我想给老街的摊主们买防风雨的帐篷,再设个'市井守护基金'......"他话没说完,沈建国已经摇了摇头。
老人弯腰从摊位底下摸出个缺角的瓷碗,碗沿的裂痕像道浅色的疤:"这是老李头留的。
他走前说,'建国,我喝不动了,碗你留着,哪天我不在了,有人记得我来过就行'。"他把碗轻轻放在锅边,雨水溅在碗底的"福"字上,"你那基金管天管地,管得了人心冷热?"
沈星河伸手摸那道裂痕。
粗糙的瓷片擦过指腹,像触到了某种被他用商业逻辑层层包裹的真相——那些他曾以为能用资本和效率解决的"小事",原来都是市井里最鲜活的血脉。
雨势在凌晨两点达到顶峰。
沈星河脱下西装外套裹住炉子,湿冷的布料贴在后背,他却守得更紧了。
风卷着雨帘拍打在脸上,他听见远处垃圾车的吱呀声,抬头看见个佝偻的身影——是总在凌晨扫街的环卫工老大爷,推车里堆着半捆干柴。
𝔹 Q g ok. n 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