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高原的“饥渴”与家里的“防火墙”(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原边防部队对“钢流”简化版的热情,像哈工大深秋的寒流一样迅猛而真切。第一批五十套订单火速下达,要求务必在严冬大雪封山前送达。陈默团队的“保命模式”经受住了实战考验,但凯旋的喜悦还没捂热,一个更基础、更现实的问题,如同高原稀薄的氧气般,扼住了项目的咽喉——能源!

高原实测的详尽报告摆在案头,除了对“保命模式”的赞誉,边防官兵们几乎众口一词地提出了同一个痛点:

* **“好东西是好东西,就是‘饿’得太快了!”**

* **“一趟巡逻下来,后半程感觉这铁胳膊有点‘没劲’了,全靠自己硬扛!”**

* **“零下几十度,电池掉电跟蹦极似的!备用电池又沉又占地方!”**

问题直指核心:**动力续航!**

1. **低温魔咒:** 高原严寒(普遍零下20-30度),对任何化学电池都是灾难。2004年主流的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如钴酸锂),低温下容量**急剧衰减**(可能只剩室温的50%甚至更低),内阻**飙升**,导致输出功率不足,设备性能打折(助力变弱)。

2. **负重与功耗矛盾:** “钢流”本身自重加上战士的装备,负担已经很重。携带更多备用电池?重量和体积都吃不消!减轻电池?续航更短!

3. **“保命”也耗电:** 姿态陀螺仪、主控芯片、关节伺服电机时刻待机,“保命模式”触发瞬间更是耗电大户。高原巡逻往往长达数小时甚至更久,现有电池包(基于当时技术)**撑满全程非常吃力**。

“这是基础物理和化学的瓶颈,比‘防摔脑’还难啃!”周斌看着测试数据直挠头,“低温是电池的天敌!除非有神仙材料,否则无解!”

李思远也愁眉不展:“就算用更耐寒但笨重的铅酸电池,容量密度太低,背着走高原,战士更累!得不偿失!”

陈默盯着报告上“电池掉电跟蹦极似的”那句战士原话,眉头紧锁。他当然知道未来的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在低温性能上的改进),但那需要材料科学和工艺的重大突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2004年,这几乎是个死结。

**“不能等神仙材料!”** 陈默拍板,“**立足现有技术,做系统优化和土办法!两条腿走路!**”

**方向一:榨干每一滴电(系统优化)**

1. **极致低功耗设计:**

* **周斌团队:** 对主控芯片固件进行“瘦身”和深度优化,关闭一切非必要功能,进入“极简待机”模式。陀螺仪采样率在平稳行走时降低,只在检测到异常加速度时瞬间拉满(类似手机的动态刷新率)。

Ⓑ𝙌𝓖ok. 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