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名篇《孤愤》(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群臣亦纷纷附和,痛斥韩国背信弃义。魏王圉本就因廉颇不告而别、信陵君闭门不出而心怀不满,此刻更是怒火中烧:
“韩国寡义,信陵君糊涂!传令下去,命大梁守军严防死守,同时遣使赴秦,探其虚实,若秦人只是想寻些补偿,割一二小邑与他也无妨,只求速息兵戈!”他心中对韩国的怨恨,已然超过了对秦国的恐惧。
韩非独自枯坐府内,窗外是新郑城压抑的死寂。
他想起了老师荀卿的教诲,想起了李斯的锐意进取,更想起了自己呕心沥血的《韩非子》的初稿。强国之策,帝王之术,尽在其中,然韩王昏聩,群臣弄权,终究是明珠暗投,付诸东流!
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愤与孤寂涌上心头。他铺开竹简,蘸饱浓墨,笔走龙蛇,竹简上迅速出现一行行饱含血泪的文字:《孤愤》。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主雍蔽,智术之士不得用,私曲之臣得事君,是以国举而敌不侵,地广而主不尊。”
每一字落下,都像是在他心上重重划过一刀。眼前浮现出那个以雷霆之势压制韩国君臣的“李斯”,那份果决,那份智术,曾几何时,亦是他韩非所追求的境界!然而,如今观之,此“李斯”虽行“能法之事”,却透着一股令人心寒的陌生?
难道这便是所谓“智术之士”的末路,是融入强权,还是被强权吞噬?一种更深的悲凉与孤独感攫住了他,这世间,竟连一个可堪参照的同道都如此面目全非!
他手腕颤抖,笔锋却愈发凌厉:“……故智能之士,不逢其主,则不得施其计。贤不肖并用,国必乱,是智法之士与当途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不可两存之仇!”韩非几乎是咬着牙写下这句。韩国朝堂之上,那些尸位素餐、阿谀奉承、排挤贤能的小人,他们的嘴脸与《孤愤》中所描绘的“私曲之臣”、“当途之人”何其相似!而他自己,空怀“智术”,身负“能法”,却落得个“不逢其主”的下场!满腔救国强兵的良策,最终只能在这幽暗的斗室之中,化为竹简上无声的悲鸣!
这《孤愤》的每一字,都是他对这昏暗世道的泣血控诉。他深知,这区区数千言,或许唤不醒沉醉的君王,也撼动不了腐朽的朝堂,但这已是他,一个被时代遗弃的“智术之士”、“能法之士”,所能发出的最决绝、也最悲怆的呐喊与坚守!
当《孤愤》的最后一个字落下,韩非猛地掷笔于案!他伏案喘息,双肩因极度的悲愤而微微颤抖,眼中似有水光,却强自忍住。这世道,这君王,何曾给他流泪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