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戏言惹祸(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天津卫的南门里,住着一户姓田的殷实人家,户主田子森与妻子刘氏,都已迈过了不惑之年,却依然膝下无子。田子森为此日日念经拜佛,祈求观音菩萨赐给他们一个孩子。刘氏也不辞辛劳,每隔一年便前往娘娘宫拴个娃娃回家供奉,期盼着泥娃娃能引来真娃娃。或许是老天的垂怜,在田子森44岁那年,刘氏的肚子竟隆起,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来到了这个世界。老来得女,夫妇俩喜不自胜,将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取名“真儿”。

世间万物,有阴必有阳,有喜必有忧。田子森在喜悦之余,也难免忧虑。他自知身体不好,担心哪天自己撒手人寰,女儿会无人依靠,受人欺凌。于是,在真儿年幼时,便为她定下了一门娃娃亲,对方是北门外郭店街的徐家。两家约定,待真儿及笄之年,便用大红花轿将她抬进徐家的大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真儿十岁那年,母亲刘氏离世,田子森也无力独自抚养女儿,只好将真儿托付给自己的婶子田周氏照料。为了报答田周氏,田子森临终前立下遗嘱,将家中所有财产都归田周氏所有。

转眼间,田子森因病去世,11岁的真儿尚不懂丧父之痛,只是象征性地哭了几声。这个年纪的真儿,活泼好动,加之从小被父母宠溺,性格上难免有些跋扈。她只允许自己占便宜,不允许别人占她便宜,稍有吃亏便哭闹不止。田周氏虽然疼爱真儿,但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在真儿耍性子时免不了会数落几句,甚至拿话来吓唬她:“你这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跟个野丫头似的。我听说给你定下娃娃亲的徐家小子,比你小一岁,如今长得又高又大。等你们成亲的时候,他说不定长成什么样呢,说不定跟个猛张飞似的,力大无穷。到时候你嫁过去,当天晚上就要没命!”

这些男女之间的私事,本就不该讲给小孩子听。可田周氏不懂这些道理,总是夸大其词地在真儿面前唠叨。真儿起初不当回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话在她心里扎了根,让她对成亲、入洞房这种事产生了莫名的恐惧。

俗话说得好,祸从口出。很多人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而惹出祸端。因此啊,宁可裤腰松,也不能让嘴巴松。时光荏苒,转眼间真儿到了及笄之年,出落得亭亭玉立,人人见了都夸赞。这时,田周氏自然不再用那套吓唬真儿的话,可真儿心里却越发不踏实,总担心徐家的花轿抬到门前。

婚期终于来临,花轿临门,田周氏拉着真儿的手一一送别,并叮嘱她珍重。而真儿哭得像个泪人儿,说什么都不肯上花轿。田周氏以为真儿又使性子了,便找了几个婆子,硬是把真儿塞进了轿子里。在锣鼓喧天、唢呐刺耳的吹打声中,真儿被大红花轿抬到了徐家。

夜晚喝过交杯酒,亲友散尽,新人双双入洞房。新郎羞涩腼腆,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了一句:“夜深了,早点睡吧。”没想到这话一出,犹如晴天霹雳打在真儿头上。她顿时毛骨悚然,瑟缩在墙角,浑身颤抖,摇头不语。新郎以为她是含羞所致,便没再多说什么,安慰了几句后坐在床边默不作声。或许是因为白天喝多了酒,新郎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之时,发现新房中只有他一人,真儿不见了踪影。

新郎赶紧寻找,家人也被惊醒,一家人里里外外找了个遍,连影子都没找着。大婚第一天就把新娘丢了,徐家人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这要是让亲家知道此事,还不闹到衙门去?可是纸包不住火,徐家人万般无奈,只好到田周氏家里如实相告。

田周氏听罢犹如五雷轰顶,先把徐家人骂了一顿,然后发动邻里乡亲帮着到处找。这一找就是三年,官府也立案侦查,张贴告示悬赏找人。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真儿失踪的事情已经没人再提了。一个大活人就这么没了,亲人怎能不心疼?可心疼归心疼,找不到就是找不到,就算活活疼死也无济于事。

徐家那边给了田周氏不少好东西作为补偿。田周氏虽然不是见钱眼开的人,但也自知真儿已经找不到了,就算跟徐家对簿公堂也无济于事,只会让两家人撕破脸皮、两败俱伤。于是她选择原谅徐家,不再追究此事。

徐家儿子在真儿失踪的第二年又定了一门亲事,很快便举办了婚礼。转过年来生下一个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早已经从丢失新娘的苦闷中解脱出来。

无巧不成书,这天底下总有巧合之事。田周氏有一个以贩卖木料为生的外甥,有次赶车到任丘送木料,在一个村口无意间看见一个正在田间劳作的跛脚农家女,样貌上与真儿有几分相似。外甥越看越像,但不敢贸然相认,于是心生一计,跟在一个路边卖瓜的老农套近乎买了两个瓜,一边吃瓜一边闲聊。

外甥问老农:“地里干活那女的长得挺好看哈,只可惜是个跛子,想必愿意娶她当老婆的人在身体上也有缺陷吧?”老农一听摆手:“可不是嘛!这女人不是本地人,三年前被人卖到这里的。来的时候腿还是好好的呢,之所以变成一瘸一拐的,是因为有一回她偷跑,被婆家逮住后打断的。腿被打断了之后她也认命了,去年生了个儿子。儿子平时由她婆婆看着,她就在地里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