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李隆基:太宗陛下不要再骂了,已经在努力寻回李白了(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仙人那般才情壮志,或许本应在朝堂大展宏图,如今却遭此不公,这朝堂究竟是怎么了!”
旁边的年轻后生握紧了拳头,眼眶泛红,
“那些个权臣,妒贤嫉能,怎能这般对待诗仙!”
在长安的太学里,一群年轻的学子也正看着天幕上李白的过往,议论纷纷。
一位身着素袍的学子率先开口,
“诸位,诗仙李白,虽仕途坎坷,可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那些流传千古的豪放诗作。这人生的磨难,反倒成了他诗才的滋养。”
旁边的同窗不住点头,激动地说,
“是啊,若一直在朝堂安稳度日,或许哪能有这般看透世事的豁达,如今这潇洒不羁的诗仙风采,皆是那跌宕经历所铸就。”
*
北宋
苏轼听着书院中扎堆的学子们争论地面红耳赤的模样,不禁有些失笑。
“李白一生起伏,这挫折反而成就了他的乐观与通透。他的诗词,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历经风雨仍能如此,实乃我辈楷模。”
“或许他的遭遇让他看尽人间百态,才会有如此豁达的心境,其人格魅力,在磨难中愈发耀眼。”
*
茶馆里,不等说书人讲述润色后的诗仙人生,茶客们纷纷摇头叹息,议论起来。
一位书生站起身来,义愤填膺道,
“如此大才,却被埋没,这世道当真让人失望!若在我大宋,以诗词取士,李太白定能有一番作为。”
*
望着天幕上李白落寞的身影,让某位皇帝看在眼里,痛在心中。
他眉头紧锁,双手背在身后,在殿内来回踱步,
“李白之才,可安邦定国,可教化万民,朝堂却将其弃如敝履,实乃国之损失!”
“如此放纵奸臣当道,埋没贤才,长此以往,国将如何昌盛?”
越想越气不过,李二凤陛下当即又找到了某时空的不肖子孙的私信,
果断发起了视频通话,开启了今日份的 “劝谏”。
天幕平板视频的另一端,李隆基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
自从太宗陛下从天幕平板中看到了“玄”宗传奇的一生后,
李隆基私信中的消息就没消停过。
他也不敢给自己的祖宗开免打扰,只能在每次长段的“劝谏”后唯唯诺诺做保证。
尤其是在陆续收到那位连太宗陛下都极为头疼的魏谏官的奏疏后,
李隆基甚至苦中作乐地惊叹:不愧是那位!
然后更加生无可恋了。
好在他现在还没有处于放纵的末期,一切还有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