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调查市场,制定对策(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晨光刚漫过田埂,顾柏舟还蹲在院角修车,我已将五户联合田的名册收进布包。牛铃声由远及近,第一车肥土正送往东区,而我挎着竹篮,往镇上走去。
今日不是送货,是探路。
镇集刚开市,酒楼后巷的蒸笼正冒白气。我寻到李记厨房门口,从篮中取出一小袋米,递给正在择菜的厨娘。“劳烦试试这米,三日量,不收钱。只求您家主厨盲品后,说一句实话。”
她狐疑地接过,掂了掂。“哪来的?”
“自家田里种的。新土,新法,不知合不合口。”
她没多问,只道:“明早来取锅巴。”
我点头离开,转去另两家酒楼,如法炮制。第三家的采买婆子更干脆,直接抓一把米搓了搓,“这米粒,亮得不像粗粮。”她塞回一把,“明早我让灶上蒸一锅,你来听评语。”
我道谢,又往镇西药铺去。
药铺门楣低矮,掌柜正低头碾药。我未提七彩玫瑰能卖,只问:“可有安神的花类药材?家中老母夜不能寐。”
他头也不抬:“夜合花、紫苏花,熬水服,三日见效。”
我从布包夹层取出几片晒干的玫瑰瓣,放在柜台上。“这花,夜里也开,香得久,不知算不算药?”
他嗤笑一声:“花就是花,摆着看的。”
我仍不动:“若它含合欢碱呢?”
他终于抬眼,拿起一片放入药碾,轻轻推了两下。碾轮微颤,竟发出一声低鸣。他皱眉,拨开残渣,盯着碾槽内壁刻着的“合欢堂制”四字,半晌没说话。
“你这花,哪儿来的?”
“自家园中种的。一年三熟,花瓣厚,晒干也不褪色。”
他沉默片刻,将花瓣收进小瓷罐。“拿去给懂行的人看。若真能安神,药局或可收些。”
我谢过,退出药铺。阳光已斜照在街面青石上,我打开系统手环,将方才对话逐条录入,标记“药用花卉”为潜在方向。
午后,我绕去周边村落。
村口老槐树下,几个妇人正晒豆角。我掏出一小把灵泉稻米,请她们回家煮了尝,明日还篮时带上一句话。有人笑:“你这米金贵,我们吃粗粮惯了。”也有人低声问:“一斗能换多少盐?”
我记下价格预期,又问:“若孩子病了,吃不下硬饭,可有软米可食?”
一个老妇摇头:“米软,价高,吃不起。病了就熬粥,糊糊喝几天。”
我点头,留下米,继续往下一村。
镇南孤老院门前,我停住脚步。院中几位老人正围坐晒太阳。我请管事婆子代为蒸一锅灵泉米饭,请老人们尝后说一句最深的感受。她犹豫:“你图什么?”
“图个实话。”我说,“他们吃过,才知道好不好。”
她答应了。半个时辰后,她递出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软得像云,香得像年。”
𝔹 𝒬 𝓖 ok. n e 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