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对手反扑,暗中布局(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幕后有人在操控信息流。而且手段隐蔽,不用实名账号,只通过私人对话扩散,难以溯源。

我记下那条消息的格式特征——特殊的标点排列和错别字组合,像是刻意设计的标记。

回到旧实验室,我翻出通讯记录本,对照近期所有内部消息的传递路径。果然,有两条外部信息曾以类似方式混入群组讨论,时间点都紧随我们制定新计划之后。

眼线不在我们身边,而在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可能是某个负责打印文件的老师,也可能是常帮学生跑腿的后勤人员。他们不参与决策,却能第一时间知道风吹草动。

我写下几个可能的排查方向,正要合本,手机震动。

陆渊发来消息:“打听到了。有人收到加密短信,内容是‘联署信已截获,勿轻举妄动’。发信号码归属地屏蔽,但信号塔定位在行政楼西侧。”

加密短信?不是微信群也不是邮件,是点对点推送。说明对方有独立通讯渠道,甚至可能接入了校园内部网络系统。

我立刻调出行政楼布局图。西侧是电教中心和广播站,平时由技术组管理。而技术组的临时负责人,是孙雅琴的表哥。

线索串上了。

他们不只是想破坏声誉,还想切断我们的发声渠道。一旦广播系统被锁,学生大会上的发言权就彻底落在他们手里。

我重新打开系统,这次锁定孙雅琴。

消耗1.1%能量。

画面模糊,只有一段残影:她站在一间昏暗房间内,手里拿着U盘,对面坐着一个穿西装的男人。背景音里传来一句清晰的话——【等他们动手那天,我们反手就能封死所有出口】。

没有时间,没有地点,但语气笃定。他们在等我们先出手,然后一击毙命。

我关掉系统,脑中迅速推演。

如果我是他们,会怎么设局?

第一步,制造舆论压力,让我们背负“叛校者”罪名;

第二步,切断对外发声渠道,封锁信息传播;

第三步,引我们进入某个公开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下揭发“罪证”,完成道德审判。

而学生大会,正是最理想的舞台。

我拿起笔,在任务表背面画出三道防线:

一、反向监控信息流,找出所有参与传谣的学生,顺藤摸瓜找到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