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鹬蚌相争(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四年五月初八,金山水师的战船劈开湄公河的晨雾,李勇站在船头,嘴角挂着玩味的笑意。这次高棉之行表面上是"友好访问",实则是给暹罗国上眼药——顺便把湄公河平原的地盘再啃掉一块。

可当"江南三号"缓缓驶入金边港时,李勇差点把早茶喷出来。

"这就是...高棉王国的首都?"他指着远处茅草屋顶的村落,"本以为至少能看见吴哥窟那样的石头宫殿,结果倒好,比咱们大明的渔村还寒碜!"

城内景象更令人啼笑皆非:所谓"王宫"不过是几间茅草顶的木屋,围墙歪歪扭扭,连条像样的护城河都没有,街道上牛车与猪群抢道,几个衣衫褴褛的"官员"正蹲在树荫下赌钱,

唯一像样的建筑是座破庙,屋顶茅草已经秃噜了一半,佛像的手指都缺了两根。

"将军,"安南都统使周立勋憋着笑递上情报,"高棉王室自一百多年前(1434年)迁都于此,就被暹罗人当提线木偶耍。现在这'首都'人口还没咱普利安哥港(胡志明市)多..."

自四年前(1627年)暹罗国王颂昙在金边驻军后,这座曾经的吴哥明珠彻底沦为"东南亚版租界"。两千来号暹罗兵打着"保护"旗号,把王宫和河道枢纽当自家后院,连高棉王室选个新国王都得先给曼谷发"申请单"。

金边坐落在湄公河、洞里萨河、巴萨河与前江的交汇处(也就是当地人说的"四臂湾"),按说该是风水宝地。可雨季一来,洪水能淹到王宫门槛——高棉人想学吴哥搞方城规划?泥巴还没夯结实就被冲走了!本地贸易倒是挺热闹,可惜稻米、鱼虾全被暹罗商人包圆,王室想收税?得先问曼谷的"总代理"答不答应。

现在的王宫?说白了就是间豪华版高脚屋!连个像样的城墙都没有,暹罗驻军把王宫当宿舍,码头当食堂,2000来号人玩"精锐控制"——20个军官带着本地仆从军,把守着河道和粮仓,高棉人想造反?连梯子都摸不着。

颂昙这套玩法堪称"低成本殖民教科书":用百来号军官当"人肉摄像头",剩下的全雇本地人当打手。高棉王室表面挂着"独立"招牌,实际连铸币权都没有——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背面都刻着暹罗象神像!

最惨的是高棉百姓,雨季划船上班,旱季踩泥上班,交税时还得准备两套货币——一套给暹罗老爷,一套给安南来的收税官。难怪民间谚语说:"金边有三宝,洪水、疟疾、暹罗佬!"

这场"四国杀"里,高棉王室连NPC都算不上,纯粹是暹罗和安南的真人快打背景板。

暹罗守军正趴在炮台上骂娘,突然发现河面上出现黑压压的舰队——吓得他们差点把火药桶当夜壶使。等看清桅杆上飘的日月旗,一群人立马换了副嘴脸,跟看到亲爹似的跪在码头磕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