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集:品牌形象重塑实施(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探界”最跳脱。尤哈交的稿子里,有一张是显微镜视野下的玻璃分子结构,旁边手写字体写着“第17次耐高温测试:成功”,落款是“实验室日志04.17”;另一张干脆是张“玻璃身份证”,列出透光率、热膨胀系数、抗压强度等参数,像产品简历。

刘好仃站在墙前,一根根看,时不时用黄贴纸在某个设计上打勾。

“这个‘缝合玻璃’不错。”他指着“速达”的方案,“但红线太像伤口,换个颜色,比如橙色,像警示带,但更有行动力。”

阿米尔点头记下。

“‘极境’这个剪影,大气,但缺了点‘人味’。”刘好仃转向小陈,“能不能加个微小的倒影?比如玻璃上倒映出设计师的手,正在画图?”

小陈眼睛一亮:“对!让客户觉得,我们不只是送货的,是参与创作的。”

尤哈举手:“那个‘玻璃简历’,客户会不会觉得太技术流,看不懂?”

“那就加一句人话。”刘好仃笑,“比如‘它不说话,但扛得住-40℃到150℃的暴击——安全抵达’。”

会议室爆发出一阵笑。

讨论到最后,每条线各选出一套主推方案。刘好仃把三张图并排钉在白板中央,像挂起三面新旗。

“下一步,见真章。”他说。

新标志和宣传语先在官网悄悄上线,只在三个子品牌的独立页面展示。同时,团队印了三百份新品类手册,封面是新LOGO,背面留了二维码,写着“扫码告诉我们:这个新脸,你还看得惯吗?”

反馈来得比想象快。

周一早上,小陈刚打开后台,就喊出声:“‘极境’那版,高端客户群里有人转发了!说‘终于有个玻璃品牌不把自己当建材,当艺术品了’!”

阿米尔翻着问卷,念道:“工业客户说,‘橙色补货通道’那个设计,一看就懂,比你们以前的‘零破损承诺’直观多了。”

尤哈盯着“探界”的扫码数据,突然抬头:“刘师傅,有个光伏项目负责人留言,说‘玻璃简历’太酷了,他们采购部要十份,当内部科普材料用。”

b  𝒬  𝐺  ok. n  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