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集:生产流程优化实施(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小时后,系统重启。这次,红灯没再亮。

刘好仃站在控制台前,看着良品率曲线重新爬升,嘴角微微扬起。他知道,这不只是技术的胜利,更是“磨合”的开始。

一周后,新流程跑出了第一个像样的成绩单。

生产效率提升了12%,废品率下降了7个百分点。财务老陈拿着报表来找刘好仃,脸上难得有了笑意:“这月电费是多了点,但省下的返工成本,够买三台电风扇了。”

“那给大伙儿一人发一台?”刘好仃接过报表,顺手在背面写了条建议。

老陈笑骂:“你倒是会做人。”

可好景不长。效率上去了,人却开始喊累。

新流程要求每道工序实时录入数据,操作工得一边盯机器,一边敲平板。老李是压模组的老师傅,平时话少手快,这两天却总在休息区揉脖子。

“脖子僵,手也酸。”他实话实说,“以前干完一炉就歇会儿,现在跟打仗似的,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刘好仃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当晚,他召集班组长开会,没讲大道理,只放了段视频——是车间监控回放,画面里工人们动作紧凑,像上了发条的机器。

“咱们的流程快了,但人不是机器。”他说,“快,是为了活得更好,不是活得更累。”

会议决定:每两小时强制休息十五分钟,轮班时间微调,避免连续高强度作业。同时,设立“效率之星”奖,每周评选一次,奖金不多,但名字会贴在车间门口的红榜上。

效果出乎意料。

老张第一个上榜——他主动把多年总结的“玻璃温控手感对照表”录入系统,帮AI更快适应不同批次原料。小王偷偷告诉刘好仃:“他嘴上说不信机器,背地里可认真了,晚上回家还在记笔记。”

刘好仃听了,只回了一句:“真较劲的人,从来不说‘我不行’,只问‘怎么行’。”

又过了几天,刘好仃在巡线时,发现包装组的小陈在本子上画图。

“琢磨啥呢?”他凑过去。

小陈有点不好意思:“刘工,我在想……咱们现在每片玻璃都要扫码登记,可有些小件是成堆打包的,一个个扫太费时间。能不能搞个‘批量识别区’,像超市自助结账那样,一筐扫完就走?”

🅑  Q  g  ok. n  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