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集:管理规则制定推进(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流程断了,信任就断了。”他转向小王,“你把那封投诉邮件调出来。”
小王打开电脑,找到老周昨天上传的记录。客户原话是:“你们说‘尽快’,但我们等了12小时才收到编号纪要,流程感断裂。”
刘好仃用红笔圈住“流程感断裂”五个字。
“就冲这句,第二条规则得改。”他说,“不能只说‘要发纪要’,得说清什么时候发、怎么发、发给谁。”
小王飞快敲字,嘴里念着:“决策流程可视化:所有内部决议须在24小时内生成带编号的简要纪要,并同步至跨国协作日历。”
“加一句。”老周插话,“‘纪要需标注决策状态:已讨论、待确认、已拍板’。”
刘好仃点头,在本子边缘写下:“流程感=信任感。”又圈住“224小时”,画了个三角。
“时限不能拍脑袋。”他说,“24小时是给他们留出时差缓冲,也给我们自己留复查空档。”
小王抬头:“那第一条‘承诺表达明确化’,要不要也加个时间锚点?比如‘我们将在周三前回复’,而不是‘尽快回复’。”
“对。”刘好仃说,“模糊词是地雷,踩一个炸一片。咱们得把‘可能’‘尽量’‘回头’这些词,统统请出工作邮件。”
老周笑出声:“那以后催单,是不是得先算黄历?”
“不用算黄历。”刘好仃也笑了,“算时差就行。”
三人正说着,小王突然“哎”了一声,手指停在键盘上。
“我想到个事。”他说,“光写规则不够,得提醒。我在文档里加个草图——发邮件前,系统自动弹窗,提示对方区域的文化偏好。”
他把笔记本转过来。屏幕上是个简单的弹窗界面,写着:“即将发送至沙特区域,建议避免使用‘立即’‘马上’等催促性词汇。”
刘好仃盯着看了三秒,笑了:“这不叫提醒,这叫扶一把。”
“就是怕老同事手滑。”小王挠头,“我师傅上周还问我,‘赶紧办’是不是说得太冲。”
“冲不冲不在音量。”刘好仃合上本子,“在对方听来是不是命令。咱们写规则,不是为了管人,是为了让人少背锅。”
老周点头,把保温壶盖拧紧:“那第三条‘节奏可预期’呢?总不能让每个客户都列个作息表吧?”
“不用列作息。”刘好仃说,“但可以标响应窗口。比如中东客户,默认48小时响应期,系统自动标记‘非紧急’;东欧客户,24小时内回应算常规。咱们内部看到标签,就知道该等还是该跟。”
🅑𝙌𝙶ok.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