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石贵民心(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清晨,天光一线,照不进汴京城深巷的幽暗。

李师师一夜未眠,铜镜中的容颜却无半分憔悴,唯有眼底深处,藏着一丝彻夜未熄的寒芒。

她精心梳妆,素手将那支七宝玲珑簪插入鬓发,簪头处,一滴凝固的墨汁,在晨光下几乎透明。

那只底部看似洁白无瑕的白瓷茶盏,被她亲手置入描金食盒。

盒中,还有一罐新贡的“龙团胜雪”。

今日此茶,烹的不是风雅,是君心,是国运。

马车粼粼,驶向那座吞噬了无数人间的金碧牢笼。

今日入宫,如怀揣雷火,行于冰上。

福宁殿。

宋徽宗赵佶捻着一管紫毫笔,心绪不宁。

昨夜汴河上的血腥气,似乎顺着风,飘进了这九重宫阙。

高俅与开封府的奏报都呈了上来,字里行间写的是“水匪内讧,意外撞船”。

可赵佶总觉得,那字缝里,透着一股辽人弯刀的寒气。他虽耽于书画,却非蠢材。一个“辽”字,足以让他这位大宋天子,从《瑞鹤图》的飘逸仙境,瞬间跌回这杀机四伏的人间。

“官家,李师师姑娘求见。”

内侍杨戬的声音轻飘飘的,像殿角燃着的熏香,无孔不入。

“哦?师师来了?”赵佶搁下笔,眉头的躁郁稍减。

也只有李师师的琴,能为他洗去这满身的俗务尘埃。

“宣。”

李师师莲步轻移,款款而入,殿内仿佛瞬间亮了几分。

“臣女王参见官家。”

“平身。”赵佶脸上泛起笑意,亲自上前虚扶一把,指尖却未触及其衣袖。君臣之礼,他拿捏得恰到好处。

“今日怎地这般早?可是为朕谱了新曲?”

李师师盈盈一笑,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回官家,臣女王今日入宫,是来请罪的。”

“何罪之有?”

她故作愁容,轻叹一声,嗓音里带上几分病中的沙哑:“臣女王近日偶感风寒,身子不适。原定冬至献艺,怕是要误了圣驾雅兴。”

说着,她从鬓间取下那支七宝玲珑簪,双手奉上。她的指尖在递送间,若有若无地,在文牒背面一处极不起眼的角落,轻点了一下。那动作微不可察,仿佛只是她病中指尖的无力一颤。

“这是臣女王拟的改期文牒,恳请官家恩准。”

一旁的杨戬,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微微眯起,视线如针,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轻轻刮过,似乎想刮下一层伪装。

徽宗接过簪子,目光先在她脸上流连,继而落在簪子上。他把玩着,指腹轻微摩挲。那簪头处,似乎有一层极淡的茶渍,又或是光线折射出的错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