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推时法(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推算时辰的方法,是根据一个人出生日的天干,推算出出生时辰的天干作为时柱的天干。

具体规则为:

若生日天干为甲或己,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第一个时辰为甲子时)。

若生日天干为乙或庚,子时的天干为丙(即第一个时辰为丙子时)。

若生日天干为丙或辛,子时的天干为戊(即第一个时辰为戊子时)。

若生日天干为丁或壬,子时的天干为庚(即第一个时辰为庚子时)。

若生日天干为戊或癸,子时的天干为壬(即第一个时辰为壬子时)。

这就是古代歌诀所说的:“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意为:甲日和己日,子时天干从甲开始;乙日和庚日,子时天干从丙开始;丙日和辛日,子时天干从戊开始;丁日和壬日,子时天干从庚开始;戊日和癸日,子时天干从壬开始。)

《考原》中解释:甲子日的第一个时辰为甲子时,从甲子日开始顺数时辰,到次日(乙丑日)的子时即为丙子时,所以乙日的子时天干为丙(丙子时)。

从甲日到己日,经过五天(每天12个时辰,共60个时辰),正好是一个“花甲”(60甲子)的循环周期,因此己日的子时,又回到甲子时(与甲日相同)。

说明:

1. 核心逻辑解析:

推时法的本质是通过“五鼠遁元”口诀,根据生日天干(日干)推导时辰天干(时干),地支由固定时辰(子至亥)确定,最终组合为时柱(如甲子时、丙子时等)。

口诀的规律在于日干与子时天干的对应关系,每5天(60时辰)形成一个循环,因此甲日与己日(间隔5天)的子时天干相同,乙日与庚日同理,依此类推。

2. 关键术语与口诀处理:

“遁”:此处指“遁干”,即根据日干推导时干,译为“推算”更通俗。

古歌逐句拆解翻译,保留“甲己”“乙庚”等日干组合,明确“起某时”的对应关系,避免歧义。

《考原》的解释部分,补充“五天一循环”“60时辰为一花甲”的背景知识,说明为何甲日与己日子时天干相同(因60时辰后回到初始状态)。

3. 案例隐含逻辑补充:

以“甲子日→乙丑日”为例,说明顺数时辰的过程:甲子日有甲子、乙丑……乙亥(12个时辰),次日(乙丑日)的子时为丙子(第13个时辰),故乙日子时为丙子时,与口诀“乙庚丙作初”一致。

强调“时柱”由“时干+时辰地支”组成,地支固定(如子时对应23:00-1:00),仅需推导时干。

4. 逻辑连贯性:

先总述方法(日干→时干),再分述口诀规则,最后引用经典解释循环原理,层层递进,符合“是什么→怎么用→为什么”的认知逻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