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平江县的热度(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984年的深秋,平江县的热度,却像是盛夏。

江彻亲手点燃的三把火——陶瓷厂、食品厂、精密零件厂,正以燎原之势,彻底改变着这座小城的经济版图。

浙省和粤省来的老板们,在亲眼见证了“平江精密”那堪称印钞机一般的盈利能力后,投资的热情被彻底引爆。原本还在观望的资金,如今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

县西郊,曾经荒芜的青石泥矿区,如今塔吊林立,现代化的陶瓷生产线正在拔地而生。南边的丘陵地带,漫山遍野的野山楂第一次被当成了宝贝,食品厂的收购站门口,农民们推着独轮车排成的长队,脸上的笑容比手里的山楂还要红。

整个平江县,都沉浸在一种亢奋的、朝气蓬勃的氛围里。

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不再是东家长李家短,而是“听说陶瓷厂的工资比零件厂还高”、“隔壁老王家儿子进了食品厂,第一个月就发了两百块奖金”。

而所有话题的中心,都绕不开那个名字——江彻。

县里新颁发的“经济发展特别顾问”的烫金聘书,就挂在县政府最显眼的大厅里。对于平江人而言,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已经不是什么“商业奇才”了,他就是能点石成金的活财神。

这天下午,两辆挂着京城牌照的蓝色拉达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平江县城。

没有警车开道,没有通知地方,这两辆车显得异常低调。它们没有去县政府,而是直接开到了城西的陶瓷厂建设工地。

车上下来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个六十岁上下,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他穿着一身半旧的灰色中山装,脚上一双布鞋,看上去就像个随处可见的退休老干部。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提着公文包,一个拿着相机,神情沉稳,目光锐利。

县委书记刘建国和县长张爱民是半小时后才得到消息的,两人接到电话时,手都抖了。电话是省政府办公厅直接打来的,只有一句简短的指示:“全力配合,有问必答,不要多问。”

两人火急火燎地赶到工地时,那为首的老者正蹲在地上,捻起一把青石泥,在指尖仔细地揉搓着,神情专注得像是在鉴赏一件稀世珍宝。

“何……何老,您好!我是平江县的刘建国。”刘建国一路小跑过去,额上见了汗,说话都有些结巴。

被称作何老的老者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扶了扶眼镜,温和地笑了笑:“刘书记,别紧张。我们就是随便走走,随便看看。”

他虽然在笑,但那双镜片后的眼睛,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深邃。刘建国和张爱民在他面前,感觉自己就像是被老师抽查作业的小学生,浑身不自在。

接下来的半天,这位何老一行人,几乎把平江县的新兴产业区走了个遍。

他不听汇报,不看材料,专往车间里钻,跟第一线的工人聊天。

𝙱𝑄𝓖ok. 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