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跪族龟男,卖宗求荣!!(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宫姑娘,在下李青辰,来自大智峰,家师、家父,都乃大智峰皇师李道源。”
莫天机刚向南宫泠低头求结识,其身边,一位青衣神俊少年郎,亦微笑向南宫泠拱手。
“大智峰李家,那底蕴可比大忠峰玄家还要高出许多。”
“没看到吗?现在师榜排名并列第一的皇师,正是李道源、黄霄两位。”
“我们人皇宗,十五岁以下,一共就两个洪鼎境第五重……”
一紫一青,那两个神俊少年,已经一左一右站在了南宫泠身边,和其轻松谈笑,一举一......
雨声未歇,桃林深处的巨树却悄然静默了一瞬。九片叶子落地之后,整座林子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轻轻抚过,枝叶低垂如祷,根脉微震,似有远古之音自地心传来。阿芜站在树下,指尖触到那第九片覆于心愿纸上的叶,温润如血脉跳动。她忽然明白,《守望录》所言“第八柱踏上归途”,并非终点,而是序章??真正的桥,正在从人间最深的裂痕中生长出来。
她缓缓蹲下,将手掌贴在湿润的泥土上。刹那间,七道主光脉与那纤细如丝的第八脉同时震动,而更令人惊异的是,在东南方向之外,又有一缕极淡、几乎不可察觉的波动自西北方荒漠边缘升起,如同沉睡千年的呼吸终于苏醒。那不是怨念,也不是希望,而是一种近乎原始的呼唤??像是大地本身在低语:**我还在等。**
与此同时,无名谷中的清泉汩汩涌出,已持续七日不息。村民们起初惶恐,以为是山神震怒,直到一个失语多年的老妪捧水啜饮后,竟泪流满面地唱起一支早已失传的童谣。歌声引来了邻村的孩子,他们围坐在泉边,用破碗盛水相赠。有人发现,这泉水喝下后,心头长久积压的怨恨竟莫名消散;更有几个曾因战乱结仇的家庭,在共饮此水后的夜里,梦见了彼此逝去的亲人相拥而泣。
消息传开,贵妇之子亲自率队前往勘察。他带着最新研制的“情波仪”深入谷底,在泉眼处采集数据时,仪器突然剧烈震荡,屏幕上浮现出一组从未见过的波形图??它不像人类情绪的起伏曲线,倒像是一首跨越时空的合唱,层层叠叠,由无数微弱的声音交织而成。
“这不是个体共鸣……”他喃喃,“这是……集体记忆的回响。”
军医站在他身旁,望着远处一群孩子手拉手围着泉水跳舞的身影,轻声道:“也许,这片土地从来不曾遗忘。它只是一直在等,等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听一听它的痛。”
就在这一刻,盲童正牵着那名叫“影骸”的少年穿越群山。少年胸前的共鸣石虽已碎裂,但每当夜深人静,仍会发出微弱的嗡鸣,仿佛残存的怨念仍在挣扎。然而每走一程,那声音便弱一分。盲童知道,这不是净化,而是转化??当一个人开始渴望回家,他的灵魂便不再属于黑暗。
途中,他们在一处废驿歇脚。篝火燃起时,少年忽然开口:“你为什么帮我?”
盲童拨弄着火堆,淡淡道:“因为你还没有放弃说话。哪怕只是说‘我不是人’,那也是心还在挣扎的证据。”
少年低头,手指摩挲着脸上狰狞的疤痕。“可我已经……毁了太多东西。”
“那你现在想做什么?”盲童问。
少年沉默良久,终于吐出三个字:“我想……救一个人。”
盲童笑了。那一笑,竟让整片荒野都亮了几分。他从怀中取出一片干枯的桃叶,放入陶罐中煮沸。“你知道吗?‘忆味粥’从来不是靠配方生效的。它靠的是煮粥的人有没有真心相信??那个人值得被记住。”
少年怔住。泪水无声滑落,滴入锅中,激起一圈涟漪。
翌日清晨,他们抵达一座被疫病摧毁的小城。尸骨未寒,空气中弥漫着腐朽与绝望的气息。然而就在这死寂之中,一道瘦小的身影正艰难地拖动一具尸体,准备火化。那是位少女,衣衫褴褛,双目红肿,却始终没有停下。
盲童走上前,轻声问:“你还好吗?”
少女猛地回头,眼中满是戒备与愤怒。“走开!你们也是来抢粮食的吗?还是想挖坟取晶?”
盲童不动,只将手放在胸口,低声道:“我只是想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女愣住,嘴唇颤抖。“我……我没有名字了。他们都死了,谁还会叫我?”
“那我给你一个。”盲童温和地说,“就叫‘晨露’吧。因为你是这座城里,第一个在天亮时还愿意动手清理死亡的人。”
少女怔然,随即崩溃般跪倒在地,嚎啕大哭。那一刻,少年站在远处,看着盲童轻轻抱住那个痛哭的灵魂,忽然明白了什么。
他转身走向城外废弃的祭坛,那里曾供奉着一位传说中的“哀悯神”。如今神像倾颓,只剩半截手臂指向苍天。少年跪下,将碎裂的共鸣石埋入土中,低声说:“对不起……我曾用你们的痛苦活下去。但现在,我想试着……为你们活一次。”
话音落下,风起云涌。一道极细的光脉自桃林蜿蜒而至,穿过千山万水,最终没入祭坛中心。地面微微震动,残破的神像缝隙中,竟生出一朵墨香花,半透明的花瓣随风轻颤,宛如一颗跳动的心脏。
而在京城,画师仍在宫墙外作画。这一日,她画的是一位老乞丐蜷缩在屋檐下,手中紧握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个笑得灿烂的女孩,约莫七八岁年纪。画成之后,她照例剪下一角,投入邮筒。可这一次,当她收笔起身,却发现街角多了个身影??正是那位曾收到残画并奏出十年首曲的老琴师。
他拄着拐杖,一步步走近,将一把旧琴放在她面前。“我还活着。”他说,“因为你让我听见了她。”
画师怔然。老琴师又道:“我要走了。但我请求你,若有一天你也看不见这个世界,请记得??总有人能看见你。”
说完,他转身离去,背影佝偻却坚定。画师望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街尾,忽然提笔,在新画布上写下四个大字:**我在看你。**
当晚,她在灯下整理旧稿,无意间翻到十年前的一幅素描??那是她初学绘画时的作品,画的是母亲临终前的模样。那时她穷困潦倒,被迫将所有画作变卖,唯独这张被她藏了起来。如今再看,她才发现,母亲的眼神里,竟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柔与期待。
她哭了。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她终于懂得:爱,从未离开。它只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注视着她前行。
这一夜,她的画架前,多了一盏长明的灯。
极北冰原上,那支获救的探险队已安全返回。队长将母亲留下的铜铃挂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每日擦拭。他告诉所有人:“那不是迷信,那是连接。只要我相信她在听,我就永远不会迷失。”
而那位盲眼少女带领的村落,也开始记录每一次“心铃共鸣”的时刻。她们发现,每当有人真诚地说出“我需要你”,远方就会响起回应的铃音。于是她们建起一座“回声塔”,收集这些声音,并将其编成乐谱,传唱四方。
科学家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只能称之为“情感共振场效应”。但民间早已流传一句话:“只要你真心呼唤,世界终会回应。”
凰曦依旧冷眼旁观。她住在高崖之上,居所四周布满机关陷阱,拒绝一切来访者。可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拿出那张写着“你不必一直坚强”的纸条,反复凝视。有一次,侍女偷偷看见她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嘴角僵硬,眼神却柔软得不像话。
她终究没有烧掉那张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