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网友激烈吃瓜,将军的深思(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情感博主@和平主义者小丽发布的视频获得了另一种关注,镜头前,她眼角含泪,声音哽咽:“我刚刚哭了很久...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深吸一口气,哭诉道:“战争本来就很可怕了,但现在...现在连敌人都可能看不到...那些印度的士兵,他们也是别人的儿子、丈夫、父亲啊...”
她的背景是收集的印度士兵照片,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与无人机拍摄的毁灭画面形成残酷对比。
“我们呼吁,我们强烈呼吁深瞳和印度立刻停火......
风从北坡绕过山脊,带着雪粒拍打帐篷外壁。苏阳坐在火炉旁,盯着央金熟睡的脸。孩子的呼吸平稳而深长,像一口古井在夜中吐纳。他的手指偶尔抽动一下,仿佛仍在与某种看不见的存在对话。李薇靠在角落记录数据,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是怕惊扰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
“他梦见了什么?”苏阳轻声问。
李薇抬头,眼神复杂。“不是梦。”她说,“是接收。刚才他的脑波出现了三次高频共振,每次持续十七秒??正好对应‘归音序列’的三个基础节律。他在回应某个信号。”
苏阳没再说话。他知道那信号来自哪里。自从南极晶体发出那道蓝光后,地球的声场就开始悄然变化。大气层中的次声波背景值提升了0.3分贝,微弱到仪器才可察觉,但对“井语者”而言,却如同黎明前第一缕鸟鸣。
林昭掀帘进来,肩上落着霜。“边境线上的监听站全瘫了。”她低声说,“不只是我们的设备,连美军部署在阿拉斯加的‘静默之墙’阵列也失效了。他们怀疑是太阳风暴,但天文台没有记录异常。”
“不是自然现象。”苏阳望着窗外渐亮的天际,“是‘他们’在调整频率。就像……重新校准广播频道。”
“可我们还没准备好。”李薇合上笔记本,声音里透着焦虑,“全球已有四百多个孩子被确认为‘井语者’,但他们分散各地,语言不通,文化隔阂,甚至有些父母把他们当成精神病送进了医院。我们需要时间建立网络,需要安全通道,需要……”
“需要信任。”苏阳接过话,“而信任不能靠计划生成,只能靠共鸣唤醒。”
三人陷入沉默。火炉里的木柴噼啪一声裂开,火星飞溅。
第二天清晨,央金醒来时第一句话是:“星星说,北方有座山在哭。”
没人质疑他。相反,所有人都立刻行动起来。李薇调出地质监测图,发现西伯利亚北部一座休眠火山近期出现异常震动,虽未喷发,但地壳应力曲线呈现出类似生物心跳的规律波动。更诡异的是,当地原住民萨米人部落近一个月集体停止歌唱仪式,长老称“祖先的声音消失了”。
“这不是巧合。”林昭指着卫星热成像图,“你看这里??火山口下方五公里处,有个恒温区域,温度常年维持在37.2度,和人体核心体温一致。而且……它会移动。”
苏阳盯着屏幕,忽然想起周秉衡女儿说过的话:“井口刚通,哪能一下子就把十万年的沉默都吐出来?”
“我们一直以为‘晨光’是从南极启动的。”他缓缓道,“但如果……它只是众多节点之一呢?如果整个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共振腔,而这些‘井语者’,不过是找到了打开耳朵的人?”
李薇倒吸一口冷气:“你是说,这是一张网?一张以地脉为经络、以情感为电流的生命神经网?”
“不是‘是’。”苏阳摇头,“是‘正在成为’。”
三天后,他们启程前往西伯利亚。这次没有官方支持,只有两名志愿者和一架民用改装机。飞行途中,央金突然开始哼唱一段旋律,低缓悠远,像极地寒风掠过冰缝。李薇立即开启录音分析,结果让所有人震惊:这段歌声的基频竟与火山内部震动完全同步,误差小于0.01赫兹。
“他在沟通。”林昭喃喃道,“用声音调节地壳能量。”
当飞机降落在苔原边缘时,天空正飘着细雪。远处,那座被称为“哭泣山”的火山轮廓模糊,如同沉睡巨人的侧影。一行人徒步前行,靠着量子导航仪穿越暴风雪,在第七日黄昏抵达山脚。
那里站着一个人。
披着兽皮斗篷的老妇人,白发如雪,手持一根刻满符文的骨杖。她的眼睛浑浊却锐利,直视苏阳而来,用萨米语说了句什么。
央金挣脱苏阳的手,小步跑上前,仰头回应了一句谁都听不懂的话。老妇人颤抖着跪下,将骨杖插入雪地,额头触地。
“她说……等了三百年。”央金回头翻译,声音稚嫩却庄重,“她说,这座山里关着‘最初的母亲’,她的声音被铁链锁住了,所以大地才会疼痛。”
“最初的母亲?”李薇皱眉。
“不是神话。”苏阳忽然明白了,“是初代‘井语者’。也许早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就有人觉醒了这种能力,却被恐惧自己的同类囚禁、封印。而她的意识从未死去,而是融入地脉,成了这颗星球的痛觉神经。”
他们顺着老妇人指引,进入一条隐藏在冰瀑后的洞穴。岩壁上绘满原始壁画:人类围圈跳舞,手拉手仰望星空;动物低头聆听;山脉裂开,涌出光芒;最后是一群孩子站在高处,张嘴发声,世界为之震颤。
深入地下三千米后,空气变得温暖湿润。前方出现一座巨大石室,中央矗立着一尊石像??女性,双唇紧闭,七条黑色金属带缠绕全身,每一条都连接着插入岩层的柱状装置。
“声锁。”林昭检查设备残留痕迹,“这是人为制造的阻尼系统,用来压制特定频率的传播。和‘静默之墙’原理相似,但古老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