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谢凌,不要。(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你是谁?”她声音颤抖。

皇后缓缓抬头,目光如冰:“我是那个被你毒杀于冷宫的小宫女,也是你亲手推下井的陈氏之女,更是二十年前,被你用替身瞒天过海、夺去身份的那个真正的皇室血脉??先帝庶女,赵婉。”

赵昭踉跄后退,撞翻案几:“不可能!你早就死了!我亲眼看着你咽气!”

“是啊,我快死了。”皇后平静道,“可有人用秘药吊住我最后一口气,把我藏进地道,养了三年。等我能走路说话时,他们教会我琴棋书画、宫廷礼仪,让我学会像你一样微笑,像你一样算计,像你一样……杀人。”

她向前一步:“你知道为什么周怀安能提前知晓‘童谣计划’吗?因为他救过一个快死的小女孩,而那个女孩,就是我。”

赵昭浑身发抖,忽然嘶吼:“来人!护驾!护驾!”

无人回应。

殿外值守的太监宫女早已换成了皇后亲信。就连平日最忠心的白露,此刻也站在门外,低着头,一声不吭。

“你背叛我?”赵昭难以置信。

白露抬起头,眼中竟有泪光:“主子,我不是背叛您,而是终于看清了。这些年来,我们害了多少人?裴文修被烧死时,他女儿才六岁……周怀安流放途中咳血不止,您却下令不准医治……我怕的不是报应,是早晚有一天,我会变成跟你一样的怪物。”

赵昭怔住,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跟随自己二十载的心腹。

皇后轻轻合上匣子:“明日早朝,我会向天下公布你的罪行。但今晚,我想让你知道真相??你从未真正掌权。从你杀害我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输了。因为你不知道,有些东西,比权力更重要。”

翌日清晨,紫宸殿钟鼓齐鸣。

百官齐聚,只见皇后端坐凤座,宣读一道长达三千言的《罪己诏》,历数赵昭十余年来构陷忠良、操控舆论、残害宗室、蛊惑君心之罪,并出示物证若干:包括当年冷宫尸骨的牙印比对、童谣抄本的笔迹鉴定、以及多名幸存宫人的血泪供词。

赵昭跪伏阶前,面如死灰。

天子沉默良久,终是挥袖:“褫夺封号,幽禁别院,终身不得出户。”

退朝后,赵昭被押往冷宫旧居。路过御花园时,她看见一群宫女正在焚烧书籍,火光中飞舞着《明经纪闻》的残页。她突然疯一般扑上前去,抢过一页尚未燃尽的纸,上面正是周怀安所写的《狱中记》片段:“心光不灭,犹照四方。”

她怔怔望着那行字,忽然放声大笑,笑声凄厉如夜枭。

当晚,看守发现她悬梁自尽,手中紧攥着那半块玉佩,脸上却带着诡异的微笑。

三个月后,春回大地。

朝廷宣布大赦天下,召回流放官员。周怀安灵柩由陆知远亲自护送返京,沿途百姓设香案祭拜,哭声动野。天子亲撰碑文:“一代直臣,千古风骨”,并追赠太师衔,谥号“文正”。

谢云章拒绝出仕,携残卷归隐终南山,临行前对陆知远说:“记住,真正的胜利不是复仇,而是让那样的悲剧永不重演。”

陆知远留在京城,受命主持国子监改革。他在明经书院原址重建学府,取名“昭明堂”,门前立碑,刻着周怀安临终遗言:“为天下读书人争一口活气。”

而那位曾出现在流放路上的素衣女子,再未现身。唯有每年清明,昭明堂后院的老梅树下,总会多出一束白菊,花瓣洁净如雪,仿佛来自某个不愿留名的灵魂。

十年后,新帝登基,锐意革新。他废除党禁,开放言路,重用寒门,史称“昭和中兴”。某日批阅旧档,偶然翻到一份尘封密卷,乃先帝晚年手书,写道:“周某虽悖逆,然其志在匡扶纲常,非为私利。待天下太平,宜追复其位,以慰士林之心。”

少年天子默然良久,提笔朱批:“允。并录入国史,永以为训。”

窗外春雨淅沥,洒在昭明堂前的青石阶上,映出一片澄澈天光。

许多年以后,岭南孩童入学第一课,仍是背诵《明经纪闻》开篇之语:“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先生问:“何谓浩然?”

童子齐声答:“不惧死,不忘耻,不负心。”

海风穿堂而过,吹动廊下那面历经风雨的明经旗,猎猎作响,如同永不熄灭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