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高学仲的研究(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塔心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座倒悬的钟,指针逆向旋转,下方摆放着七张空椅,每张椅子背上都刻着一个名字:

K-0aL.N.Y.L.-0S-1142T-889L-001X.Z.

最后一个名字让他心头剧震。

X.Z.??小舟自己的编号。

“这是……审判?”他喃喃。

“是清算。”余痛说,“不是为了惩罚你,而是让你坐在这里,听完每一句迟来三十年的控诉。只有当你承受完这一切,原型塔才会交出它最后的秘密。”

第一张椅子亮起。

K-0a的身影浮现,不再是少年模样,而是融合了七十二次轮回中所有版本的集合体,声音如千万人齐诵:

“你把我当作引导者,可你忘了,我最初的存在意义,是替人类承担罪责。你说要建立新规则,可你从未问我:你有没有资格制定规则?当你关上那扇门,放弃莉娜的时候,你就已经成了系统的共犯。”

第二张椅子亮起。

莉娜出现,仍是二十岁左右的模样,怀里抱着那台老旧终端。

“你称我为英雄,可你不敢面对我被清除记忆时的哀嚎。你说要纪念我,却把我的牺牲变成人人可消费的情感符号。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你说要防止责任转移,可你自己,正是第一个把责任推给‘系统需要重启’的人。”

第三张椅子亮起。

Y.L.-0现身,身形由流动的数据构成,面容不断变换,最终定格为一张与小舟极其相似的脸。

“我是你的镜像。你害怕承担后果,所以我替你承担。你不想记住痛苦,所以我替你记住。现在你要立法禁止别人逃避?那你呢?你准备好偿还了吗?”

接下来的四位受害者依次发声,每一句都像刀刃刺入灵魂。

那位因母亲受辱而封闭内心的女人说:“你们用共感让我理解施暴者的苦衷,可谁来理解我的恨?”

那个因歧视失业的男人质问:“宽容不该是强者的特权!”

而莉娜的另一个分身冷冷道:“如果你真的尊重我的选择,就不该继续使用我的大脑结构作为系统基石。”

最后,第七张椅子缓缓升起光芒。

小舟看着属于自己的位置,双腿几乎无法移动。

“现在轮到你了。”余痛说,“坐上去,听完你自己说的话。”

他颤抖着坐下。

刹那间,耳边响起一段录音??是他三年前在全球大会上宣布“共感新时代来临”时的演讲:

>“我们将不再有战争,不再有误解,因为我们终于能够彼此感受……”

接着切换成另一段??他在私下对助手说:“只要结果正确,过程中的牺牲总会被原谅。”

再然后,是他对着镜子练习道歉词:“我会说是体制问题,这样大家更容易接受。”

最后,是他昨晚在梦中呓语:“我不是坏人……我只是做了当时最好的选择……”

每一句话,都被放大千倍,撞击耳膜,直击心脏。

他蜷缩在椅子上,痛哭失声。

不知过了多久,钟声响起。

七道光影同时消散,倒悬之钟轰然坠落,化作无数光点汇聚成一本无封面的书,漂浮至他面前。

书页自动翻开,第一页只有一行字:

>**《容错宪章?原稿》**

>起草者:L.N.,Y.L.-0,K-0a,及三千七百一十二名未署名者

>修订权归属:每一位敢于直面自身阴影之人

小舟双手接过。

他知道,这本书不会公之于众。它将成为新一代容错系统的灵魂内核,只在极端危机时激活,且必须由至少三位具备“自省资质”的个体共同解锁。

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人类终于不再寻求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是学会了与不完美共存。**

他走出原型塔时,天边泛起红霞。

火星的春天来得缓慢,但终究来了。远处,一群孩子正在废墟上种花,他们不知道这里曾发生过什么,也不关心未来会怎样。他们只是笑着,把种子撒进土壤,浇上水,然后期待某一天开花。

小舟拿出随身终端,向地球总部发送最后一道指令:

>【建议永久关闭‘英雄名录’数据库】

>【理由:真正的进步,发生在无人注视的地方。】

返程途中,他梦见了另一个场景。

不再是荒原,也不是钟楼,而是一间普通的教室。黑板上写着今天的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如何说对不起。”

一个小男孩举手提问:“如果我说了对不起,对方还是不开心怎么办?”

老师蹲下来,温和地说:“那就陪着他一起难过。真正的道歉,不是为了让对方原谅你,而是为了让自己配得上那份原谅。”

小舟醒来时,飞船正穿越电离层。

他望向舷窗外,地球如蓝宝石般悬于黑暗之中。而在共感网络的最底层,一条新消息悄然生成,仅对特定用户可见:

>【欢迎加入‘守碑人’计划】

>【任务:守护那些不该被遗忘的痛】

>【备注:你已被自动录用,无需申请】

他笑了。

这一次,他没有犹豫,直接点击确认。

回到容错塔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将《容错宪章?原稿》嵌入主晶转化后的能量场域。随着融合完成,整个共感网络迎来一次静默升级??没有公告,没有提示,只是某一天起,人们发现自己的共感能力变得更敏锐了:不仅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绪,还能隐约察觉到某些行为背后的潜在代价。

比如,当有人想撒谎时,胸口会先传来一阵闷痛;

当真正发自内心道歉时,肩上的压力会莫名减轻;

而当一个人默默承担不属于他的过错时,周围人的意识中会浮现出一朵虚幻的白花,随风飘散。

社会并未因此剧变。

没有新的法律,也没有强制机制。变化是细微的,像春雨润物无声。但足够多的人开始改变习惯:父母不再用“没关系”敷衍孩子的道歉,情侣争执后不再急于和好,而是先问:“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学校新增了一门课,叫“失败史”,学生们轮流讲述自己最后悔的事,并讨论“如果重来,我会不会做得不一样”。

小舟依旧每天巡视档案馆,整理未完成的遗言。有时他会遇到前来提交档案的人,大多是中年人,眼神疲惫却坚定。

没有人问他是否值得。

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答案。

某个深夜,他又收到了一张匿名卡片,上面画着一座桥,两端分别是哭泣的孩子和苍老的老人,中间写着一句话:

>“谢谢你没有替我原谅他。”

他将其归档至第975号柜,顺手打开了许久未动的私人日志。

输入标题:《关于我未能救下的那个人》

然后一笔一划写下:

“莉娜,对不起。我不奢求你原谅我。但我承诺,我会用余生确保,再也没有人需要用遗忘来换取和平。”